中新網湖南新聞5月24日電 (胡衛紅 任大為 鄧婕)近年來,湖南益陽市桃江縣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努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走進鲊埠回族鄉南京灣村,由該村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組成的垃圾分類小分隊正在清掃村組公路兩側的零散垃圾,大家將清掃收集的垃圾按照是否有毒有害、是否易腐爛進行分類投放。
“有毒、有害垃圾比如家里的廢舊燈泡、廢舊燈管、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都屬于有毒有害物殘留垃圾,就把它們放在這袋子里!摈嚥夯刈遴l分管人居環境工作的陳文武指著一家農戶墻壁上的垃圾分類袋子介紹說。
南京灣村1300多人口中,回族同胞占了98%以上,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村。近年來,該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志愿者的作用,通過網格管理與積分評比等形式,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與垃圾分類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成功獲批益陽市市級美麗鄉村。
今年,南京灣村又被定為益陽市首批農戶源頭垃圾分類試點村。南京灣村巾幗志愿者黃心珍激動地說道,“我們以此為契機,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帶動更多回漢同胞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在桃江縣供銷社廢舊物資分揀中心的塑料加工車間,分揀工人正在對回收來的廢品進行分類處理。這些廢品是通過農戶、村(社區)保潔員、鄉鎮廢舊物資分揀中心三級分類后,送往這里進行第四級分揀,再通過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桃江縣供銷社廢舊物資分揀中心設有鄉鎮垃圾分揀中心15個,村級分揀站425個,網絡遍布全縣每個鄉村角落,運轉順暢高效。特別是該中心2019年參與全縣人居環境整治,負責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后,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中心總經理瞿鵬表示,垃圾通過四級分類處理后,每年可新增廢舊物資2.5萬噸,可減少垃圾處理2萬多噸,節約垃圾處理費用700多萬元,為人民增收3600多萬元,大大推動了資源循環利用和人居環境的改善。
瞿鵬表示,今后中心將充分利用政策資源,集中財力物力,積極擴大收廢范圍,提升加工處置能力,力爭實現年回收、加工、處理廢舊物資10萬噸以上,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