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河蓬穿洞 古丈秘境地標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01日 08:57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3年12月01日 08:57

河蓬穿洞 古丈秘境地標

高文化

  說起河蓬穿洞,古丈、瀘溪、吉首交界群眾就會自然而然聯想“趕秋”“邊邊場”,道地鄉愁記憶地標。

  茶鄉生活過二十多年,時常工作下鄉去過,“趕秋”參加過,結伴攝影到過,每次懷著敬畏而去,感悟人文自然之美,洗禮凈化心靈。

  時過境遷,除了“趕秋”,向往念想理由還有原生態山水秘境,“精神圖騰”,鳈魚泉……

  聲名遠揚穿洞,玄奧奇幻,浪漫溫馨。

  自古苗族趕“邊邊場”打卡勝地,青年男女愛情谷,湘西趕秋“百年老店”。

  前人《穿洞游記》:“穿洞乃天然妙境,蠻方清虛洞府。斯洞豈惟道家佛氏之勝境,乃古丈坪人優游養氣讀書求志之勝境也”。

  清光緒年間《古丈坪廳志》:“穿洞位城南五十里,山勢壁立,中空一洞,溪水自洞中橫流而出,石片鱗鱗疊疊如璧砌。沿溪旁通小徑,黝黑三曲約半里,后見天宇、山田、林巒如畫”。

  尋古覽幽,美麗傳說傳奇娓娓動聽。

河蓬穿洞
河蓬穿洞

  相傳織女下凡來到河蓬穿洞,了解到當地干旱缺水,老百姓時常設祭壇舉行祭祀活動向螺螄精祈禱求雨,織女當即揮動天梭鑿穿案形山讓溪水灌溉農田,河蓬下游萬畝農田變良田,旱澇保收。當地百姓不再設壇向螺螄精祈雨,這下惹惱螺螄精,氣急敗壞到南天門狀告織女私下凡塵,王母娘娘發話命螺螄精堵死洞門。螺螄精得令施展妖術,陰云密布,狂風暴雨,并在洞口上游搖身變成谷桶粗大,隨著山洪邊翻滾邊吐粘液粘裹卵石,愈滾愈大。正值洞門接近堵死時,驚天霹靂凌空響起,兩位天兵天將手持神斧從天而降,手起斧落將螺螄精劈成兩半,一下子就云開日出,恢復平靜。人們奔走相告,載歌載舞?!按┒锤嗜逵挠?,織女舞梭來鑿就;螺怪作惡遭分尸,洞口永把臭名留?!焙髞?,王母娘娘發怒懲罰織女觸犯天規,強行拆散牛郎織女,僅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在鵲橋上相聚,兩位天將受到牽連被貶為凡人。

  穿洞周邊古丈、瀘溪、吉首等地百姓為了感恩織女,每逢七月七,絡繹不絕來到穿洞,搭臺唱戲,通宵達旦,與牛郎織女同樂共度七夕。

  山好水好,魚洞肉洞礦泉水軼聞,嘖嘖稱奇。

  《古丈坪廳志》:“有魚肉二洞,鄉人傳稱,昔時土王巡邊,民間供應,則取魚于洞而得嘉魚,取肉于洞而得野獸”。

  魚洞,又稱魚泉、鳈魚洞(泉),位于絲茅溪邊,高出溪水面,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水量大,洞旁曾經建過水碾。每年春季發桃花水或漲洪水時,泉水夾帶著許多小魚涌出來,當地老百姓曾經用背簍或扎藍裝魚。鳈魚中指頭大小,烏背白肚細鱗,形似柳葉,脂肪厚,鮮美無比,相傳織女從天河捉來放養的。

  肉洞,口窄里寬,冬暖夏涼,每逢天寒地凍時,野豬、野山羊等野生動物成群結隊躲在洞中過冬,只要把洞口堵上,關門狩獵是現成的。如今當地已將二洞保護起來。

  河蓬公路旁一口泉水,泉水偏硅酸和硒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含量均超過國家礦泉水標準。

  穿洞,絲茅溪穿洞而過,流經河蓬寨匯入河蓬河,與瀘溪八什坪、吉首丹青交界近鄰。

  自河蓬寨溯溪而上,途經魚泉(洞),春天汛期漲洪水時,還能見到當地百姓“守泉待魚”,運氣好還真能目睹鳈魚從地下冒出來。再前行不遠,只見前方案形山懸崖下火炬形山洞。

  走進山洞驚嘆大自然造化和鬼斧神工,河床在穿洞里變得開闊,有河灘亦有潭氹,水從卵石或潭氹潺潺而過,漣漪漩渦,清澈見底,恣意流淌。洞高40至50米,寬10至30米,長400米左右,空間寬闊,可容納上萬人。聚溶洞和河道于一體,與湖北恩施騰龍洞古河道有異曲同工之處。

  洞中藏洞,一些小溶洞懸在洞頂洞壁,其中儒洞,有人探險過,比較深遠,雨季常有水流出,偶爾亦有魚冒出來。冬暖夏涼,特別是炎炎夏日,空曠穿洞,洞兩頭見天見地,空氣對流,涼爽宜人。

河蓬穿洞洞中倒影
河蓬穿洞洞中倒影

  難怪“走穿洞趕秋”能在湘西趕秋系列民俗中撥頭籌打頭陣?!捌咴缕摺?,湘西大地仍沉浸于熱浪翻滾、酷暑難耐“燒烤”模式,唯有穿洞能清涼避暑,怡然自得,大型趕秋活動首選。

  洞中褶皺等地質構造景觀奇特,成層巖層如同千層書卷,又似大地肌理,洞頂洞壁大小鐘乳石猶如天人點綴似人似物雕塑,詭異奇幻,神秘綺麗,嘆為觀止。

  洞中變換不同角度方位觀察,洞口形狀魔方般善變,鞋墊、三角、火炬、半月、橢圓、扇形等等,坐洞觀天賞景,上下游洞外,天空湛藍,青山如黛,別有一番風趣。

  繼續前行,穿越曲徑通幽小溪,不知不覺河床變窄,四周高山峽谷巖溶地貌,懸崖溶洞發育,山勢回環,峰巒爭雄,怪石嶙峋,林深葉茂,霧漫云飛,阻斷與外界物理視野交往空間。山水林峽溪原生態仙境,清幽靜秀,出其不意,匪夷所思。

河蓬穿洞
河蓬穿洞

  回頭觀望,案形山陡崖如同一座厚厚的自生橋,穿洞如同漩渦般貼著陡削巖壁神秘消失在眼前,無比震撼。峽谷兩岸隨處可見各種地質遺跡,恍若“時光倒流”行進在距今5.4億年前遠古赤道附近三葉蟲棲息稱霸的海洋里。神話傳說中劈成兩半的螺螄巖,靜臥在上游洞口附近,鋒利斧頭巖也在不遠處,大自然栩栩如生造化。

  懸崖陡璧古木參天,奇花異草,樹藤盤根錯節,山花野果飄逸,負氧離子富集,野趣橫生。林中山中空中鳥語花香,鶯歌燕舞,蝶飛蜂鳴,結伴而行鳥兒在山林中嘰嘰喳喳成群結隊穿梭,自由自在,充滿著神秘感,不知不覺對自然肅然起敬。藍天白云、飛鳥、森林、將軍巖等山水綠野倒影在溪流潭氹,色彩斑斕,天山溪林二重天不斷變換,時而豁然開朗,時而山窮水盡,奇幻無比。

  再往深處溪流分岔,峽谷溝壑阡陌縱,空氣愈加純凈清冽,神話傳說中天兵天將化作“將軍巖”,狀如金字塔般屹立在通往巖寨村方向溪畔,拔地而起,守望著神秘峽谷。

  春暖花開之季,如人間夢境,彌漫的云雨、花香,承載著天地之靈氣,遍山郁郁蔥蔥綠色植被彰顯著勃勃生機。一年四季三月泡、茶片、茶泡、樅菌、野山筍、野山蜂蛹等野果山珍層出不窮,野生櫻桃、杜鵑、油桐花開漫山遍林,絢爛無比山花隨風搖曵,送來充滿森林氣息的陣陣花香。這一方滿目綠色,遍地花開,春風拂過,悠揚如歌,悠然自得,止若恬靜。

  夏日,清澈小溪魚翔淺底,可與魚蝦螃蟹近距離親密接觸,游泳沖涼享受日光浴,融入自然,敬畏自然,亨受自然。晨曦或夕陽通過穿洞或峽谷凹陷裂縫,如同聚光燈照射森林、峰戀、巖墻巖柱、淺潭河灘上,山水林光影交錯變幻莫測,

  心曠神怡,魅力永恒。抬頭仰望,透過峽谷、森林山竹,映

將軍巖倒影
將軍巖倒影

  照在崖壁青苔石壁或水面光影若隱若現,靈動,斑斕,出彩。

  雨季雨中雨后或晨曦,煙雨蒙蒙彌漫,水汽水霧升騰,河風攪著煙雨似行云流水般在穿洞峽谷空中翻騰,氤氳成氣,飄來飄去,別有洞天。尤其大雨過后,數處瀑布莫明其妙從懸崖溶洞傾斜而出,恣意溢流,咆哮飛騰。清脆鳥聲、潺潺水聲、熙熙風聲相互呼應,宛如演奏著一首首抒情小曲,格外爽心悅耳。身在洞中峽谷,扯開嗓子吶喊,此起彼伏回音在相對封閉窄仄空間環繞回蕩,原來每個人聲音都那么有磁性和穿透力,不知不覺自信滿滿,飄飄然,所有煩惱疲憊心結都已放下,漸行漸遠。

  秋天,層林渲染,別樣秋色演繹得無比絢爛。冰天雪地冬韻,大自然另一種饋贈,峽洞懸壁上參差不齊、晶瑩剔透的冰棱,森林灌木叢白皚皚霧淞,一枝枝被冰鎮得嚴嚴實實的紅色火棘(救兵糧)果,陽光下極俱誘惑力。難怪周邊苗族阿哥阿妹情有獨鐘,難怪背包客、網紅旅拍樂不思蜀。

  在這里休閑、徒步、攀巖、登山、避暑、露營、野炊、研學,歸隱山林、避世修行、親密接觸、擁抱回歸大自然的體驗與治愈,文人騷客走進穿洞定能激起詩與遠方。

  趕秋,湘西重大傳統喜慶節日。

  各地各族群眾懷著對大自然敬畏和秋收喜悅,除了家家戶戶曬秋掛秋外,還要感恩五谷農神舉行慶豐收祭祀活動。

  自入秋到深秋,各地相繼自發舉行“祭神農”“慶豐收”“曬龍谷”等趕秋活動,諸如,七月七、十月初十、十一月三日吉客節,將當年新五谷雜糧作為奉品祭拜土地五谷神,當地及周邊群眾都會放下農活盛裝參加,載歌載舞,精彩紛呈。

穿洞趕秋舉行祭秋儀式
穿洞趕秋舉行祭秋儀式

  整個趕秋活動“三部曲”。一部曲“備秋”,祭祀先祖與農神,先選定德高望重老人扮演秋公秋婆,負責準備各種象征祈福鎮邪祭祀物品,布置秋場扎制秋千架。二部曲“祭秋”,苗家巫師巴代設壇祭祀農神,跳起綹巾舞。三部曲“樂秋”,祭秋后集中秋千下對歌表演,通過唱歌決定誰最先上秋千架,登上秋千架后,隨著秋千上下起伏轉動開始蕩秋千,秋千停下,輪到位于最高位置的人唱歌。這樣一輪又一輪,周而復始,一直轉到太陽落山。

  “七月七”走穿洞趕秋別樣紅火,將盼秋、迎秋、鬧秋、送秋等演繹得淋漓盡致,喜慶濃烈。

  粗獷嗩吶,悠揚土號,苗鼓、三棒鼓在峽谷洞中響徹云霄,久久回蕩,悅耳動聽,采龍船、龍燈、舞獅子、接龍舞、彩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輪流上場,從洞的這一頭,舞耍到洞的另一頭。一曲曲婉轉木葉曲,如同天籟之音,飄然若醉。有的在一起歇涼拉家常述舊情,對唱苗歌,領略穿洞神奇,有的圍成一圈觀看刀梯、九子鞭、武術等表演。

  一場場原汁原味民俗民族文化表演,將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讓在場萬人共享自然人文視聽盛宴,潛移默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墟場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人頭攢動,吸引眾人駐足品味美味佳肴。州內外抖音網紅旅拍大卡齊聚代言,直播帶貨,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大型活動進入尾聲時,地域性苗族傳統情人節“趕邊邊場”悄然進入專場,青年男女蠢蠢欲動,三五成群相邀在一起沿著溪邊路邊樹蔭下,以歌覓友,互贈信物,尋找各自心儀的“牛郎”“織女”。

  苗彊邊墻遺址,見證鑄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諸如,穿洞及周邊河蓬塘、曹家坪汛、山棗溪塘等遺存。

  據湘西州苗疆邊墻專題調查,明代邊墻呈線狀分布,自鳳凰亭子關,歷經落潮井、阿拉、山江、千工坪、鳳凰古城、吉信、竿子坪、乾州、吉首老城區,至喜鵲營。清代重建時以明代邊墻為基礎,呈扇形向周邊瀘溪、古丈、花垣、保靖及懷化麻陽、貴州松桃拓展輻射,安營設汛。

  清朝實行兵防、屯防、苗防、勇防“四防”統治,全國共設71鎮,其中湖南設3鎮,鎮筸、綏靖2鎮在湘西。當時湘西除了鎮筸、綏靖2鎮外,還設置乾州、永綏、永順三協,古丈坪、保靖、鎮溪、河溪、浦市等營,營以下設汛塘。永順縣設古丈坪營,新設黑潭坪汛、曹家坪汛、床機坡汛、巖坳汛、排沙汛、賣若塘、半坡塘、河蓬塘、蔡家莊塘,并對原設土蠻坡汛、旦武營汛、新寨塘、龍鼻嘴塘、山棗溪塘等擴充官兵規模。清嘉慶二年至五年,鳳凰廳同知傅鼐廣修邊墻,以厘清民苗界址,民地歸民,苗地歸苗。

  苗疆邊墻分邊墻、城堡、營盤、古堡寨、炮臺、碉樓、古道、倉廒、關門等類型。邊墻又分土邊墻、石邊墻、土石混合邊墻、人工與自然混合邊墻。城堡分鎮城、協城、營城。營盤分汛堡、屯堡、塘、哨卡等。碉樓分烽火碉、卡碉、寨碉、家碉、風水碉、界碉。古道分驛道、營道、橋梁、商道、鄉道。倉廒分苗義倉、屯義倉、常平倉、道倉等。

  據《湖南通志·苗防五》統計,湘西五廳縣共建汛堡碉屯卡1176座,其中,鳳凰廳836座,永綏廳126座,乾州廳127座, 古丈坪及保靖境內70座。

  湘西苗疆實行軍政合一管理制度,道為省級機構,道下轄府,府下轄廳縣,苗區設百戶與寨長。清朝全國共有86道,兵備道8處。湘西苗族地區先后屬辰沅靖道、辰沅永靖道管轄,還設置兵備道官銜,下設乾州廳、鳳凰廳、永綏廳、古丈坪廳。鳳凰廳以鎮筸鎮為中心設置前后中左右營汛等,兵備道為正二品,道員為四品,廳同知為五品或六品,比知縣高一至兩個品級。

  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時,湘西苗疆屯防運行四十余載,問題弊端越來越彰顯。1837年初至1838年11月,林則徐依照慣例曾三次巡歷湘西苗疆,考察官吏,深入湘西整頓苗疆屯務。諸如,查處乾州協兵營打架斗毆、鳳凰火居道士韓子蘭打醮念經事件,永順縣知縣馮茂勛、永順府教授李象溥、桑植縣訓導譚國懋等科考舞弊案,追究永順府科考舞弊案中湖南學政蔡錦泉失職責任,奏請朝廷動用專項銀1360兩1分9厘8毫,用于永順協軍裝、器械維修等。

  道光十七年(1837)初從漢口出發,過岳陽、長沙、寶慶,經溆浦、麻陽進入鳳凰,八月底抵達鳳凰廳,九月五日赴永綏,九月底經辰州、常德返回,通過日記將湘西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林則徐日記》詳細記述所見官吏、乘船、歇息、吃飯等時間地點,以及沿途風土人情、天氣、道路、水路情況。諸如,“多未接見,當于秋間巡閱營武之際,隨處留心訪其政聲,察其才具,有人地不宜處,即不敢遷就姑容?!薄岸呷?,壬申,早晨登十里陳林坪,小坐又行……溆浦圖令來,辰溪吳令(士俊)、前署辰溪韋令及辰州鎮筸將備迓者,均于舟次見之。開行,二十里泊沙灘”“前往苗疆鳳凰廳校閱營伍……取道辰水溯江而上,八月二十九開行至晚,距蘭里站十余里勿值纖斷不能上灘,又遇雷雨半夜未息,天氣仍涼遂泊舟,就造紙作坊上度過一夜”“九月朔日……又五里石羊哨,鳳凰縣楊署丞超任在倉里具膳。飯罷,上梨木坡,為麻、鳳兩廳縣交界。又十里十里牌,又五里蘆荻坳,又五里入鎮筸城”。林則徐巡歷湘西苗疆后,便寫下《清查苗疆屯防事宜酌議條款折》上奏朝廷,闡述清屯田、清佃欠、清支銷、清借款、籌歸補、申邊禁、移屯員等整頓湘西苗疆屯務建議主張,并得到朝廷準奏。

  湘西山水、水碾、民風等民俗風情及風光充滿著詩情畫意,深深吸引著林則徐,情不自禁,詩興大發,一路寫下諸多詩篇。如,“瀟瀟暮雨灑江天,纖斷舟停意惘然。黎民憂樂心似鐵,水光山色不忍看”“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

  或許,他聽說過河蓬穿洞“趕秋”故事,或許到過河蓬塘、曹家坪汛、山棗溪塘等現場巡歷?;蛟S,他擔任欽差大臣(1839年)虎門銷煙的智慧和膽識,源自巡歷整頓湘西苗疆屯務。

  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誓死報國、不愿生還”抗日軍人舒安卿,《大公報》記者蕭離,武警將軍張顯柏,世界舉重冠軍陳初富等都是河蓬大山里走出去的血性男兒。

  河蓬村甘溪(蘇家)組舒安卿,曾任128師382旅少將旅長。少時替別人放牛,成年以搬運為生。1919年,30歲到麻陽參加護國軍,1921年回河蓬組建團防局,自任局長,后被陳渠珍收編,先后任湘西屯邊軍7營營長、9團團長及第一支隊長。1930年調任新編第34師第2旅4團團長。1935年奉命駐防安微浙江邊區。1935年9月,第34師成建制改編為陸軍128師,鳳凰顧家齊任師長,舒安卿任382旅763團上校團長,奉命開赴抗日前線,駐防浙江寧波。同年11月5日128師奉命赴嘉善阻擊從全公亭、金山衛登陸的第6、第8師團日軍,11月9至15日,喋血狙擊日軍7天7夜,為淞滬抗戰部隊戰略防御贏得時間。眾將士以劣勢裝備抗擊日軍飛機大炮,用4000多名湘西兒郎生命鮮血擊斃2000多日軍,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抗戰之歌。戰斗中舒安卿不幸左肩中彈,昏倒在地,蘇醒過來繼續堅持指揮,阻擊戰舒安卿部763團僅100余人生還。傷逾后,1939年初重返抗日前線,同年4月晉升382旅少將旅長,率2個團到湖北東線、江西九江、廬山、鄱陽湖等地與日軍作戰3個多月,同年6月,九江同日軍相持,日軍調來3艘炮艇,攻破守軍第一道防線,向舒部第二道防線猛撲,舒率部與日軍激戰3日,傷亡慘重,幾乎全軍覆沒,回到湘西沅陵時2個團僅剩10人,十分悲壯。

  沈從文先生《莫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報國機會》記述128師嘉善狙擊戰:“血戰的結果,4個團長受傷,4個團副死去3個傷1個,12個營長死去7個傷5個,連排長死去三分之一二,受傷三分之一,士兵更難計??吹竭@數目,就可知道同鄉在前線如何壯烈,他們為的是什么?不是愛國家,擁護全面抗戰,誰能如此勇敢犧牲?……國家破亡,個人除了作無心肝的漢奸,狗彘不如,國一亡,男的行將成為敵人的牛馬,女的不拘老幼都得受污辱,他們知道這種情形清清楚楚,不忍看中國人受苦,所以他們不顧一切,繼續上前線作戰,他們的口號是哪怕剩一兵、一卒、一粒子彈、一只手,還是不屈服,不后退。這才像個湖南人!才像個鎮筸人!”

  白洋溪村蕭離,原名向遠宜,少小離家北上求學,戰亂中顛沛流離走遍大半個中國。1949年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先后擔任綏遠《文藝》主編、《平明日報》記者采訪部主任、《大公報》記者組副主任。曾采訪東北反細菌戰爭,現場參與審判日本戰犯,采訪大陳島事件、外國元首……,其以高度民族責任感,滿腔愛國熱情和大無畏革命精神揭露舊中國勞動人民苦難生活、鞭撻國民黨黑暗統治、控訴帝國主義侵略行徑、謳歌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及美麗山川文章頻頻見報。最早以散文形式宣傳湘西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風土人情,道德情操等,抒發湘西各族群眾愛家鄉愛祖國情懷,出版《故園篇》和《昨日篇》等散文集。退休后,情系家鄉,一直為湘西擺脫貧困落后鼓與呼,寫下《倔起吧、湘西》、《湘西是只金飯碗》等系列文章。1979年、1982年、1984年先后三次回到家鄉,帶著問題目標深入一線基層、山鄉苗寨、田間地頭等走寨串戶,與父老鄉親面對面交流座談,看到家鄉發生巨大變化,傾聽到鄉親們心聲和期盼,了解到家鄉貧困落后差距,對家鄉建設提出許多建議,還奮筆疾書積極向上反映情況。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室曾致信蕭離,肯定其調查研究難能可貴。

  “古丈毛尖”終生志愿推薦官。自己喝了一輩子古丈毛尖,走到哪里都不忘宣傳推介家鄉茶。先后寫下《見茶豆,起鄉思》、《古丈茶和黃苗子》等美文?!耙粋久離家鄉的湘西老作家,曾把手邊所余不多的古丈茶裝了一點,送給他一位半師半友的老教授。那位老教授閑暇時只是隔著玻璃瓶欣賞里面雀舌般的珍品,非得等到良朋摯友而且懂得品茶的同好到來,否則他是舍不得輕易待客的。茶泡出來之后,先自不飲,而是交口稱贊那逐漸展開的一旗一槍,然后觀察茶湯的變化,直到變成清亮的淡綠色,有時上面還漂幾點若有若無的油花,這才舉杯對飲。先微苦后轉甘,最后滿口香醇,經久不去,飲客們這時已經為茶“醉倒”了。這種古丈茶有時也被三兩五兩寄往萬里迢迢的異國,遠離祖國的親朋……,外國朋友們連忙翻開地圖,在密密麻麻的方塊字里認真尋找,直到驚呼出生疏而又生硬的地名:‘古丈!古丈!’然后共同為古丈干杯!”。借助沈從文等名家大師將古丈茶送給親戚朋友及外國友人進行品飲,效果遠超廣告效應?!豆耪刹韬忘S苗子》:“遠在唐代,酉水邊上羅依溪、古丈坪(即今縣城所在地)一帶就曾盛產茶葉,在所謂‘溪貨’或貢品中茶葉就已經占有相當的位置……”?!肮耪刹柚凶詈玫囊獢怠髑啊亦l俗稱‘頭道茶”……書法家黃苗子曾有機會品嘗過,嘆為極品,念念不忘”。黃苗子飲古丈茶賦詩:“看罷奇梁看雅拉,鳳凰風物盡堪夸。留真惠我留詩謝,更盼先生古丈茶”。文章中字字句句飽包著游子對家鄉茶的熱愛。

  官坪村張顯柏,入伍近40年,從士兵到將軍,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模范行為塑造一個保家衛國、沖鋒陷陣、吃苦耐勞、不怕犧牲、守望人民幸福安全的武警軍人形象。

  沙坪村陳初富走出山門走向世界,多次榮獲世界舉重冠軍。

  穿洞地質奇觀,大自然水蝕巖溶“魔力”經典。

  穿越8億年時光隧道,塵封在河蓬穿洞地層中巖性礦床、

穿洞觀天
穿洞觀天

  斷層褶皺、背斜向斜、峽谷瀑布、巖溶溶洞、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跡,演繹億萬年遠古地質傳奇故事,成為“地質無字天書”的遠古信使和特殊密碼。

  河蓬穿洞屬于湘西弧形帚狀構造東南部,古丈復式背斜東南翼,而湘西弧形帚狀構造帶處于新華夏系巨型多字型構造第三隆起帶上,揚子準臺地之揚子褶皺帶東側。正值鎮溪—巖排溪—淘金溪—廟溪—草塘—河蓬,梁家潭—山棗—草塘—淘金溪—巖排溪兩條北東向斷裂斷層帶上。該斷裂帶位于張家界(大庸)—花垣深大斷裂帶東南側,且與之近似平行,同屬湘西弧形帚狀構造,地質構造運動擠壓扭曲應力集中釋放區,再加上板塊漂移和造山運動多重迭加的“魔鬼”般煉獄,宛如庖丁解牛,如同粉碎性“骨折”,涅槃形成峽谷、斷層、斷崖、褶皺等地質遺跡景觀。

  湘西所在古揚子準臺地,通過距今5.42—4.1億年早古生代沉積地層的古生物化石組合、巖性結構、沉積礦床及古地理地質環境分析,均指向熱帶干旱海洋沉積環境,歷經數億年板塊漂移才來到現在北緯29°位置。出露距今5.4—4.85億年寒武系地層既有淺水臺地相又有深水陸棚相海相沉積地層,說明河蓬穿洞正處海相臺地相與陸棚相過渡地帶。

  穿洞大面積出露寒武系下統臺地相牛蹄塘組、石牌組、清虛洞組,上統陸棚相污泥塘組頁巖、泥灰巖、探溪組灰巖地層。周邊出露距今8—6.85億年前寒武紀震旦系大塘坡組、南沱組、陡山沱組、燈影組地層,穿洞附近丫角山磷礦、錳礦、釩礦等礦床富聚。局部出露距今1.45—0.66億年白堊系石門組、欄垅組、神皇山組地層。

  湘西寒武系地層巖性及三葉蟲、牙形蟲等古生物化石等最具世界地質意義?;ㄔ疟?、古丈寒武系中上統地層剖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評定為全球標準層型剖面,即“排碧階”和“古丈階”兩個“金釘子”。牛蹄塘組為灰黑色薄層炭質頁巖夾硅質巖。石牌組(杷榔組)為青灰色、灰綠色薄—中層狀、紋層狀、條帶狀頁巖、泥晶灰巖。清虛洞組為灰黑色薄—中厚層泥晶含炭質含泥質灰巖、白云巖。寒武系牛蹄塘組、石碑(杷榔)組、清虛洞組中厚層灰巖和白云巖具備成礦賦聚性強特性,湘西釩礦、鉛鋅礦、汞礦(辰砂)、石煤、碳瀝青等礦床均產于上述地層。

  前寒武紀震旦系南沱組為灰黃綠色厚層石英長石砂巖、砂礫巖。大塘坡組為黑色頁巖(含錳巖系),花垣、鳳凰、古丈爛泥田、丫角山、龍家寨、貴州松桃等錳礦床均產于此地層。南沱組為灰綠色含礫粉砂巖、塊狀層冰漬巖,層厚40—200米左右。陡山沱組為薄層狀炭質板狀頁巖、黑灰色硅質磷塊巖、炭質頁巖。古丈磷礦床、石煤及硫鐵礦床均產于此地層。燈影組(留茶坡組)為薄層、中厚層灰黑色淺灰色致密堅硬硅質巖。白堊系下統石門組為紫紅色薄至中厚層鈣泥質砂巖、粉砂巖沉積紅層,高峰一帶地層紋理紋層發育,切割呈年輪、木紋等曲線圖案,可加工成木紋石等建材。

  距今8—6.85億年震旦系南沱組冰磧巖層和陡山沱組含磷礦巖層以及距今5.4—4.85億年寒武系地層,富含硒、磷、鉀、鋅等數十種已知未知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南沱組冰磧巖層,“冰球大事件”給地球留下的“傷痕胎記”,由其風化而成土壤蘊涵著“冰真”氣息和遠古密碼,猶如東北“黑土地”,造就古丈毛尖、保靖黃金茶天生優質品質。

  穿洞,億萬年地球造山和地質構造運動及水蝕作用在此疊加上演“馬拉松角斗賽”形成的石灰巖喀斯特巖溶“殘局”景觀。

  水與山石之間恩恩怨怨對抗摩擦億萬年,水無孔不入,得寸進尺,巖石一而再三包容謙讓,給水增添無堅不摧魔力,不斷對巖石死纏爛打升級,將巖石化整為零溶解帶走。長此以往,如同水煮青蛙,久久為功,如同鐵板一塊的巖石底線失守,量變到質變,踏上石破山崩節節敗讓不歸之路,被水沖刷成孔、縫、洞。水擊穿山腹變成陰河、漏斗、天坑、瀑布、自生橋,磨垮山巔,沖破山粱,天坑連通變峽谷。水浸變水滴、水線、水流,涓涓細流變成溪河,地下潛流、伏流變成絲茅溪。溪水不斷沖刷切割河床變深變寬,絲茅溪匯入河蓬河注入酉溪,至沅水奔向洞庭湖。

  穿洞,億萬年滄海桑田,??菔癄,千古厚重文脈,秘境地標,人文名片,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精神樂園,獨特魅力,令人心馳神往。

  歲月如歌,季節輪回,孕育著旖旎山水自然之美,沉淀著鐘靈毓秀的人文稟賦,雕琢著洞奇茶香的別樣風情。山清水靈,詩意雅致,山水林田草洞苗寨一體交相輝映,天衣無縫,洞天福地,婉轉豁然。

  時光隧道流淌至今,神奇依然傳承延續,現代化新湘西建設新征程上,一定會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美麗穿洞,未來可期。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