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里耶:萬年家園 千年城池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11月10日 09:12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3年11月10日 09:12

里耶:萬年家園 千年城池

高文化

  里耶,億萬年前蒼海桑田、天崩地裂、造山運動鑄就其體魄,八面山增添其龍盤虎踞貴氣,酉水賦予其固若金湯元氣。

  蟄伏武陵山腹地深處千年古城,行邁靡靡,驟然風起,姍姍來遲,終于掀起神秘蓋頭,震驚世人。

  史料上地名最初漢語叫“遷陵”,古老土家語“里耶”是“麥茶(美槎、梅茶)里耶”簡稱,比“遷陵”更為悠遠?!袄铩睘榇蟮赝恋刂Q,“耶”謂之長、開墾、開辟、尋找,“里耶”意為“長土地”“開天辟地”“拖地拖土”,即土家先民最先從漁獵轉向畬耕人力開拓之地?!胞湶枥镆蓖良疑裨捴性⒁獗P古開天之地。

  穿越時空追尋里耶歷史,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彈丸盆地,神話傳說發源地,遠古人類家園,20多萬年前湘西土著先民就此安營扎寨,繁衍生息,傳承香火。

  夏商為荒服,春秋為楚地黔中郡,秦為洞庭郡遷陵縣,漢高祖五年改武陵郡置遷陵縣、酉陽縣所轄,梁陳為大鄉縣,隋為辰州轄區。唐貞觀年析置三亭縣,屬溪州管轄,五代十國時,為溪州蠻,即土司時代。

  見證中華民族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期古城古遺址接連倚疊集結于此。諸如,1處大熊貓化石遺跡,7處舊石器,包括對岸清水坪官山(垉)等5處,2處新石器。4處商周(濮)文化,1處戰國古城遺址,1處戰國烽火臺,6處兩漢,包括魏家寨西漢和大板東漢古城遺址,1處灣塘唐代文化,1處溪口小河元代居民遺址,明清民居建筑群。

里耶古城遺址 龍山里耶博物館 周東征 提供
里耶古城遺址。 龍山里耶博物館周東征供圖

  里耶戰國、魏家寨西漢和大板東漢三座古城遺址,麥茶戰國,清水坪下馬東漢,清水坪西漢三處戰國末期至兩漢古墓群,呈品字形分布酉水兩岸,遙相呼應,見證里耶盆地重要軍事地位……這些都是古鎮與生俱來耀眼名片和地標。

  如此罕見深埋于地下連續、密布、豐富的遺址遺存,逐漸被當代人考古發現,出土文物用其獨特肢體語言向世人訴說著我們祖先真實生活,傳遞古老文化信息,演繹彰顯著湘西歷史文脈,在中華文明長河里閃爍,如同一座價值不可估量的天然歷史文化博物館。

  土家族開天辟地神話故事策源地。

  中華神話組成部分的土家族神話,信奉山和洞由神仙始祖創造居住的,并視大山大河及山洞為圣地,賦予神秘神圣色彩。尤瓦爾·赫拉利認為,大約七萬年前,人類開始運用“想象”來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這些“虛構事物”討論,使人類最終從動物群中脫穎而出形成社會。

  土家族神話視里耶為盤古開天之地,毗鄰八面山流傳著雍尼補所兄妹駕著一艘滿載百種千樣糧食作物大船戰勝洪水的人類起源神話。2200多年前里耶秦簡記錄祭祀“祠先農”活動,見證農耕神話起源地?!短莠斏窀琛贰稊[手歌》《酉水號子》記載:神船即八面山,土家族語“昔姆卜”(即祖船山)。

  土家族始祖雍尼補所兄妹神話傳說令人腦洞大開。

  洪荒時代,先祖捉雷公引發齊天大水,雍尼補所兄妹駕駛大船戰勝洪水,闖過“破竹竿”“燃青煙”兩關,爬上八面山得以幸存。洪水退后,山上神仙勸兄妹成親以繁衍土家后代,重建家園,但兄妹無法接受。山上神仙將兩扇石磨搬到小巖門懸崖邊,要兄妹倆把兩扇石磨滾下山,如果兩扇磨子在山下合上,說明天意不可違,如果沒有合在一起,證明上天不允許兄妹結為夫妻。兄妹合力將兩扇磨子滾下山去,奇跡出現,兩扇磨子居然在山下臺地易家堡嚴絲合縫粘在一起。雍尼補所“滾磨子”后,就在易家堡臺地將祖先船倒扣當洞房安家成親,相親相愛,男耕女織,刀砍火種,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后人將此地稱“落子坪”。還有一傳說,八面山靈鳳洞為雍尼補所兄妹(儺子儺妹)成親洞房初祖地。八面山南端一山頭酷似仰臥山頂孕婦,稱之“孕祖山”“婆婆神”,即始祖補所臥姿。

  土家族先祖異想天開宇宙觀獨樹一幟,主張混沌之前就有宇宙,混沌乃后來發生的事情,不認為宇宙起源于混沌。梯瑪巫師吟唱擺手古歌“開天辟地”:“在那遠古洪荒時代,天和地,相挨近,畫眉鳥兒叫,聲音傳上天,吵得天上人,日夜不安寧……地上葛藤長上天,天上到處絆腳藤……地上的馬桑樹兒,枝丫伸到天庭,伢兒們爬上馬桑樹,吵吵鬧鬧,玩個不?!?/p>

  億萬年來,古鎮不斷演繹著山水人命運共同體樂章,八面山以無限偉力與地質地球運動博弈,讓酉水不斷改變方向形成蜿蜒曲折模樣,像母親一樣懷抱著古鎮,承載著湘西人流物流進出大通道,構筑湖南與重慶的天然地理屏障,里耶順理成章成為湘川交界重要樞紐和古商埠碼頭,川鹽入湘上稅之地,邊地桐油聚散中心。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古鎮古街古巷古商號古碼頭古人故事記憶猶在。

  繁華繁榮鼎新時,商賈輻輳,百貨駢闐,行人流水,明清時期馬頭墻建筑群鱗次櫛比,形成七街八巷五行三碼頭,店鋪碼頭居貨山積,商號招牌肆列,燦若云錦。河街、中孚街、萬壽街、阜平街、辟疆街(又名皮匠街)、四川街、夾街,街街獨具特色。辟疆街,古意老街,寓示開拓前行。景豐巷、聞香巷、蘇家巷、朱家巷、姜家巷、洋屋巷子、保險巷、李同發巷,小街小巷景形別具。

  里耶碼頭大大小小多達十二處,上、中、下三大碼頭,熱鬧非凡。里幫桅桿林立,細分長水幫、短水幫、上水幫,駕船業隊伍龐大,鼎盛時大小船只兩百余艘,從業千余人。

  米行、肉行、柴行、菜行、雜貨行,形形色色。裁縫鋪多達二十余家,大染坊十余家,紡紗織布店七十多家,鐵匠鋪十余處,旅館伙鋪三十余處。這里曾經戲樓、茶館、會館、當鋪、飯鋪、綠園、酒樓、煙館、妓院林立扎堆,令南來北往商賈、三教九流,呼朋喚友,品茶閑聊,哼唱高腔,歌舞升平,花天酒地,快活愜意,醉生夢死,流連忘返。

  1919年里耶商會成立,1928年里耶商會發行“憑票兌現”票幣,享有盛譽,廣泛流通于武陵山區湘西、酉陽、秀山、黔江、彭水一帶。

  桐油行業如日中天,年貿易量達十萬桶以上,兩千桶以上桐油商戶二十多家,其中協昌和、李同發、何惠祥等商號年存油五千桶以上。二戰時期,桐油成為國際市場緊俏戰略物資,湘西金色桐油乃“香餑餑”俏貨,暢銷歐美。

里耶老街。龍山縣里耶旅投公司周金標供圖
里耶老街。龍山縣里耶旅投公司周金標供圖

  老街瞿家大院最引人注目,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典型明清建筑風格,八字形朝門,封火院墻,朝門上嵌“作賦名家”匾。清道光年間,瞿家從沅陵遷入里耶,經商發家。大院先祖瞿翰章學識淵博,曾隨紀曉嵐編寫過《四庫全書》,平時吟詩作賦,才華橫溢,深得乾隆皇帝賞識,賜御書《作賦名家》。瞿方梅(1872—1921),字羹若,1905年中舉,光緒三十一年欽定吏部郎中補授吉林賓州府知府,民國初期任五常、長春等縣知事,繼任吉林省政務廳長,奉天省代省長之職。瞿方書(1881—1921),字蓀樓,瞿方梅堂弟,與同窗宋教仁、覃振結為莫逆之交。1905年東渡,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政法,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中華民國成立時,《臨時約法》等立國文獻出自瞿蓀樓主筆。

  李同發商號,李瑞清、李瑞林兩兄弟共同經營,故稱“李同發”,又名“同心恒”,湘鄂川邊區規模最大綜合性商號。始建于清代,民國二十五年(1936)火災后重建,兩層西式磚木結構建筑,面闊三間,臨街店面,主營桐油、花紗布匹等,兄弟倆富而重德,樂善好施,愛國愛鄉。1951年,和梅蘭芳、常香玉一樣,李氏倆兄弟捐資四千萬元購買飛機支持抗美援朝。

  萬壽街因萬壽宮而得名,明清時期,江西籍客商紛紛來此經商,相鄰結伴而居形成一條街,大家集資修建萬壽宮。里耶前街后街古建筑群曾毀于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之手。據《湖南省地方史雜中的太平天國史料》記載,公元1857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不滿洪秀全疑惑,率數萬太平軍負氣脫離天朝,獨立作戰。江西失利后,率部輾轉前往西南,從保靖走酉水抵達里耶,撤退時縱火燒了前街和后街,古城近代遭遇第一場人為火災。但上天有眼,傳說清咸豐十一年,石達開率部前往四川途中,其母不堪顛簸而死,路經里耶便在萬壽宮做了三天三夜道場,最后葬于辟疆溝一個角落里?!逗贤ㄖ尽罚骸跋特S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粵賊石達開入保靖、趨里耶……”。

  唐福記與萬壽宮為鄰,湘西規模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清代窨子屋,俗稱封火統子。業主唐氏以造船業為主,號稱“酉水船王”。建筑按傳統前店后宅的空間布局模式修造,匠心別具,典雅宜用,與瀘溪浦市古鎮吉家大院、鄱陽世第、青蓮世第等建筑風格如同一轍。

  漫步老街,青石板街和明清土家風格建筑,幽深小巷,斑駁老宅,悠閑從容,有人碾米,有人壓制米粉,有人制作酸蘿卜,門前屋后,掛曬著橘子皮和米粉條,中老年人三三兩兩在一起聊天打“跑胡子”,或品茶或叼著煙袋或躺在竹椅上逍遙自在,不時為路人傳遞幾縷注目禮。觸景生情,如穿越時光隧道,時光流轉,恍惚來到秦朝。如果秦服加身,閑庭信步,盡情領悟大秦風采。

  走出老街,來到綠園廣場,土家擺手堂,“畢茲卡”祭祀祖先、跳擺手舞、休閑健身之地。廣場不遠便是后街,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民國風情街道。置身其間,仿佛走進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外灘、南京夫子廟。青灰相間樓房鱗次櫛比,古樸寧靜,風味小吃店散布其上,油粑粑、米豆腐、米粉小店人氣不錯,邂逅美味奇緣,過把吃貨癮,黃色油粑粑,潔白如玉米豆腐,秀色可餐。

  酉水哺育,八面山庇護,里耶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如近代家、教育家瞿方書,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的李同發李氏兄弟,湖南省原省委書記楊正午,當代作家胡楚卿,清華教授張名藝,湖南師范文學院教授凌宇……

  里耶周邊及酉水流域舊石器時代遺址,遠古人類智人開辟鴻蒙群居生活場所,見證中華民族百萬人類史。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1萬年,人類從猿逐步進化為現代人的原始洪荒歲月,以使用人工打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智人群居生活時期。

  里耶所在酉水流域先后發現發掘20余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龍山里耶灣塘、麥茶,保靖城龍馬嘴、原龍溪鄉、四方城女巴枯、清水坪中學、官山堡(垉)、雞籠堡、麻園堡、江西堡、駝背、原拔茅鄉東洛村、龍溪鄉沙坪,瀘溪原上堡鄉白沙村(今武溪鎮),花垣茶峒藥王洞、廟洞灣及鄰近重慶洪安。湖南省考古專家袁家榮將湘西舊石器遺址定位為“㵲水文化類群”,大致距今20萬年。不言而喻,20萬年前湘西遠古祖先就在這片土地過著群居生活。

  溪口遺址出土舊石器遺物為湘西最早提供史前文化考古信息?;ㄔ幫醵催z址考古發掘,發現1處擋土墻遺跡,出土熊、牛等動物骨骼化石,打制石器61件,磨制石器1件,石錘和長身側刃砍斫器有別湘西同時代其他出土石器。通過對化石骨膠蛋白質提取分析,骨樣距今3.9萬年。

  據龍京沙老師介紹,里耶對岸清水坪官山堡遺址出土舊石器的文化堆積土層,比瀘溪縣上堡鄉白沙村遺址遠古,為湘西最古老舊石器時代遺跡,距今超過20萬年。

  里耶及酉水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湘西始祖原始社會生活家園,見證中華民族萬年文化史。

  新石器時代,距今1萬—5000年,人類進化進步重要階段。諸如,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大溪文化,龍山文化,高廟文化等。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韋爾斯《世界史綱》描述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他們捕食紅鹿、獐子、野牛和野豬……他們把谷粒烘干,用石磨碎,保存在土罐里,需要時拿來吃……他們穿的主要是獸皮……”

  龍京沙老師認為酉水流域人類活動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沒有間斷過。1973年以來,考古先后發現發掘里耶溪口臺地及上游酉陽大溪筆山壩、洗車河苗市壩嘴、保靖東洛、昂洞押馬坪、復興普溪、梅花茶寨、拔茅(今碗米坡)駝背、柳樹坪、渴洞、長丘、花垣茶峒藥王洞、永順王村、瀘溪下灣、吉首河溪等遺址。

  龍山里耶、保靖昂洞、拔茅等文化堆積層中發現人與動物化石、陶片及紋飾、磨制石斧、砍砸刮削石器等遺物,專家認定為龍山文化晚期遺存,說明湘西祖先與中原地區同步過著原始社會部落生活。里耶溪口出土磨制石斧、刮削器、磨石棒及細柄豆、麻面紋鼎足等器物,還發現類似溪口出土的折曲紋陶片及彭頭山文化遺物。洗車河古碼頭出土過舊、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代文化遺物?;ㄔ栳妓幫醵纯脊懦鐾聊ス馐?。保靖縣昂洞押馬坪發現一批磨制石器和少量橙色薄胎泥質黑衣細繩紋陶片。

  河溪教場遺址發現與下灣遺址相同貝丘文化堆積層(螺絲殼堆積),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新石器時代陶片及動物骨骸,具有鮮明土著文化特色。從石器成品半成品,陶器泥質紅陶質地飾紋,炊飲食器及盛儲器形的原始文化特征來分析推測,湘西古老原土著文化屬先楚文化和苗族原始文化,先后受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影響,與中原文化存在同一性和差異性。

  沅水流域瀘溪下灣、洪江高廟2處距今7600多年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高廟文化遺址與酉水密不可分、戚戚相關,出土中國最古老鳳鳥、獸面和八面星等神像圖案裝飾的陶器和白陶制品。

  湘渝考古專家通過學術研討一致認為6000年前酉水土著文化已與大溪文化融合。中國民族建筑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張良皋先生認為中華民族上古文化當始于巴,由巴至楚,再到中原。

  根據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K.Jaspers)“軸心時代說”,人類文明進步“軸心時代”是在東方中國、印度和(西方)希臘四大文明古國同步開啟的。

  上述這些遺址為“中華民族萬年文化史”佐證,中華民族“軸心時代”走在前史證案例。

  龍山土家族打鎦子、“咚咚喹”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新石器時代遺風。

  土家族打鎦子,現代打擊樂器文化“活化石”。專家考證源自舊、新石器時代先民打擊石器,湘西土家族先祖演繹傳承創新發展而來。

  “擊石拊石”,打溜子最古老源頭?!渡袝虻洹酚涊d“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原始藝術表演,即人用石頭互相撞擊發出聲音,作為原始舞蹈伴奏。清代《龍山縣志·風俗》記載土家族常常喜歡“擊石以歌”。

  吹管樂器“咚咚喹”前世始祖為古老原始骨哨和鳥哨。骨哨,鳥獸腿骨制作而成最古老樂器。骨哨變形鳥哨,成為狩獵工具,即用骨哨吹出禽獸求偶、嬉戲所發出鳥語聲,引誘捕獵禽獸。專家認為湘西骨哨最早誕生于新石器時代,湘西松溪口貝丘高廟文化遺址相繼出土3枚骨哨,外形古樸,至今還能吹響。永順不二門商周遺址也出土骨哨。

  隨著文明進步,鳥哨融入土家族人日常生產生活成為古老吹管樂器“咚咚喹”,山間曠野獨自勞作,談情說愛或心情郁悶時,就地取材,隨手制作一支咚咚喹,向著情侶、天空、大山、綠水、森林、牛羊吹奏,宣泄發泄自己歡樂或不快。

  商周土著(濮)遺存遺風見證奴隸社會荒服文化。

  里耶周邊及酉水流域商周遺址多達50余處,僅里耶和清水坪兩鎮就有20多處。先后考古發掘龍山里耶劉家堡、下碼頭、三元、石羔、鏵口丘、苗兒灘、洗車河、永順不二門、保靖酉水漁場、瀘溪浦市、來鳳牛擺尾等遺址。發現遺址既有中原、廣漢十二橋(三星堆)、峽江等文化元素,但土著文化元素鮮明,說明土著文化極具生命張力。共性特征陶質陶色以夾砂褐陶為主,中原文化表現在大口缸上,土著文化以圜底器為大宗,紋飾采用刻劃戳印等手法,圖案以曲線折線為主。

  龍京沙老師介紹,龍山苗兒灘鎮壩嘴遺址,文化層厚2.5米,出土器物組合為大口缸、深腹罐、深腹缽及器蓋,文化面貌與桑植朱家臺、永順不二門、保靖東洛等遺址相同相近,共同擁有本土土著文化特征,有別其他商周遺址考古學文化,與“濮人”“僰人”文化具有差異性。

  桑植縣城朱家臺出土商周陶器、陶片、石灰巖磨制的梯形石斧,雙面弧形刀等。器物形制與湘西北、湘中、鄂西同期文物相似程度高,陶器最常見繩紋、凹弦紋,陶片上有似土家人服飾壓邊“角尺紋”,其陶藝兼具土著(土家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

  保靖縣城酉水漁場工地出土西周重達10.5市斤銅鐘殘片,推測為當時祭祀山州之遺物,屬古代濮文化。濮乃當時南方大族系,稱之“百濮”。

  劉伯莊《史記地名》載:“濮在楚西南……由之西南入江,東至岳州,南入湘沅”。說明一支濮被楚同化。巴人,亦是如此,也被同化為楚民?!端宄觥さ乩碇尽罚骸扒G州諸郡多雜蠻左,其與夏(漢)人雜居著,則與諸華不別”?!白笕恕奔垂糯ё搴蟠?。漢代濮人稱謂少見,取而代之為“僰人”。呂氏春秋:“‘僰’人野人,篇(編)之川……多元君”。

  龍京沙老師認為伍家河牛擺尾遺址具有三星堆文化元素(燈形器、鋬形器),說明十二橋文化傳播輻射融入酉水文化。鏵口丘古建筑遺存彰顯3000年前東周文化特征,與湘西土家族“干欄式”吊腳樓風格兩碼事。

  永順不二門遺址本土濮文化特征鮮明,骨角器遺存非常豐富,出土大量狩獵用銅箭鏃,打漁用網墜,織網用骨針,骨管,卜甲,骨錐,鹿角,尖狀器等。骨針皆用骨片磨成扁平,一端為針尖,另一端鉆有小孔。骨管乃古老吹管樂器,與新石器時代骨管一脈相承,“咚咚喹”開山鼻祖。卜甲表明土著濮人有精神信仰,族群時常舉行祭祀活動。還有夾砂陶鼎、甗、鬲、豆、缽等手工陶器,劍、斧、鑿、鉞、鏃、魚標等銅器殘片。其中,鬲、簋、甗等陶器釜形鬲扭制榫頭套粘入釜身做法及其水波紋和幾何刻劃紋,不二門唯一發現。寬格短劍具濮文化特征,與楚式、巴式有別。與洗車河古碼頭一樣的虎鈕錞于、編鐘、鏡、鴛等青銅文物。

  專家認為不二門土著濮人為一大族群,活動范圍廣。從酉陽筆山壩、來鳳牛擺尾、壩嘴、不二門等商周遺址文化特性綜合分析,與中原、峽江大溪文化、廣漢三星堆文化、土著文化多元共生,淵源流長,關聯度高,相反與洞庭湖區文化元素關聯度不高,拓展了商周時期酉水文化起源及傳播路徑全新認識。

  里耶古城遺址,楚國黔中郡所轄和秦朝洞庭郡遷陵縣治所古城遺址,諸候兵家紛爭軍事要塞。

  始建于戰國時期,沿用至秦漢時期。古城不大,卻為全國現存唯一完整秦朝城池,散發著神秘、神奇、凝重之韻味。

  兩千多年前,戰國楚人采用古城+城墻+道路+護城河(又稱城壕)封閉長方形平面布局,形制結構講究,遺址包括城墻、城壕、井、道路、作坊、官署及貧民居住區等。南北長210米,東西殘寬120米,2萬余平方米。北西城墻保存完整,夯筑而成,墻面護坡用大卵石壘砌城,墻高2米,底部厚24米。據專家對北城墻百米探方考證,經楚、秦兩代修筑,戰國時期為軍事城堡,延續至秦漢完善古城形制。城墻外有6米寬、3米深護城河,道路寬約3.5米,保存大量地下水管道、返瓦、筒瓦、十余古井及竹簡、木牘、銅器、鐵器、陶器等遺存,軍事生活設施相當完備,頗具固若金湯,遺憾沒能阻擋秦軍進攻。

  公元前223年秦國統一六國時,秦軍先滅巴蜀后,從烏江流域轉戰酉水攻克古城。循著簡牘古老墨跡,追尋秦朝社會生活表情,感知秦人遠古腳步聲,仿佛擂鼓號角聲、兵戈相見碰撞聲、兵士刺殺吶喊聲四起,秦兵跨過寬闊護城河,升起云梯,登上城墻,戰旗插上城頭,楚軍潰敗而逃,古城易主,成為秦朝洞庭郡遷陵縣治所在地。

  公元前208年漢高祖劉邦又攻戰古城,成為縣治設在王村的武陵郡酉陽縣轄地。秦朝洞庭郡遷陵縣都鄉衙門官吏看到劉邦大兵壓陣,古城難保,匆匆忙忙將政府檔案簡牘邊投入水井,邊焚燒,未燒完又投入井中,然后進行掩埋。劉邦大軍攻克后一把大火燒毀了古城,水井中簡牘就塵封在廢墟里,又在魏家寨建起新城。

  歷史車輪向前滾過2200多年,2002年4月國家興建重點工程碗米坡水庫,為搶救淹沒庫區文物資源,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伍進駐里耶進行勘探與調查,才讓被遺忘的千年古城和秦簡牘重見天日。

  2002年5月18日里耶秦簡遺址正式開始發掘,發現三口古井一字排開,二號井為戰國時期,呈園錐狀,地表井徑1米,底部3米,出土陶拍、大量陶片和青銅箭鏃,專家推斷為制作陶器或鍛造兵器作坊。2002年5月28日下午發現一號井木井圈,2002年6月3日上午9時,第一枚竹簡由浮選工人李紹能浮選時發現。一號井呈方型,被譽為“中華第一井”,我國目前發現秦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完善,構造最復雜的古木井。井圈直徑4.2至4.5米,井通深17.28米,井口距地表3米,井內文化堆積18層。正是古井達到一定深度,加上淤泥和井水隔絕空氣中的氧氣,井中竹簡逐漸處于真空密閉環境,阻斷竹簡及文墨氧化而保存了文字。43層套榫木板以榫卯結構依層疊砌,木框與井壁間隙青膏泥充填,井底為原生鵝卵石,周圍有排水溝道。頂層發現宋代文物,發掘至7米多深時,6月3日發現第一枚簡,共發掘近3.8萬枚,20多萬字,相當二十世紀我國秦簡出土總數的7.5倍。其中有被燒過的秦簡,說明當時漢軍已逼近,匆匆忙忙處理秦簡。三號井外貌構造與一號井相似,規模略小,專家推斷井里亦藏有簡牘,國家文物局對其實行原真保護,叫停發掘,暫時封閉起來。

  一號井如同一座隱秘秦朝歷史檔案館,收藏著秦代官署檔案文書和私人書信,詳細時間記錄到日到月,內容豐富,涵蓋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22年-208年)戶籍、土地開墾、物產、田租賦稅、勞役徭役、倉儲錢糧、兵甲物資、道路里程、郵驛津渡管理、奴隸買賣、刑徒管理、律令、天文、歷法、教育、職官、行政設置、醫藥、貿易、地理、祭祀先農等諸多領域。經過兩千多年風雨洗禮,歲月更替,重見天日的秦簡牘鮮活文字改寫史料缺失的秦朝歷史。

里耶古城雪景。龍山縣旅投公司周金標供圖
里耶古城雪景。龍山縣旅投公司周金標供圖

  2021年古城遺址被我國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令考古界、史學界震奮不己,堪稱大秦帝國百科全書,大呼“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評價其歷史文化價值堪比殷墟甲骨文、敦煌文書。里耶古城(秦簡)博物館三枚簡牘堪稱鎮館之寶:“遷陵洞庭郡”字樣的木簡,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九九乘法口訣表”實物,“遷陵以郵行洞庭”字樣的木簡。其中,木簡“遷陵以郵行洞庭”為我國最早書信實物,7個古隸字相當于現代郵政使用郵簽,“酉陽丞印簡”乃當時發信函封口印記,相當于現代密封條,確保郵件安全送達必備手續程序,刷新世界上最古郵差記錄。

  考古發掘過程充滿傳奇,考古人員從不起眼、平淡到震驚心理歷練過程,依次從地表土層為明清時代,宋代土層,井口秦末蕨類植物,探鏟穿越淤泥層發現楚秦簡牘,一片到近3.8萬枚國寶級珍貴秦簡。古井絕非普通,秦時遷陵都鄉古井,秦簡牘記載著2200多年人文歷史故事。感激在城池面臨毀滅時收藏簡牘的遷陵衙署古人,算得上功勛卓著的無名英雄,當時一個善念善舉為子孫后代留下無價財富。

  武陵山區語言體系與中原地區的源遠流長。湘西恩施兩個自治州語言屬西南官話,與四川、重慶、貴州一帶方言相近,與北方話相通。宋代之前,中國政治中心位于長安到洛陽一帶,即中原文明核心。但看上去偏僻的西南地區處于重要的經濟軍事要道和邊境要塞。南北交通要道有兩條通往西南,一條就是蜀道,另一條從洛陽往南到襄陽、夷陵(今宜昌),再沿長江上溯或繼續向南往鄂西、湘西,進入四川、貴州、云南。長此以往,湘西地方語言體系一直受中原官話影響。

  里耶,南方陸地絲綢之路上古商埠“明珠”。

  重慶古屬巴蜀地,湘西與重慶為鄰,唇齒相依,文化相連?!逗鬂h書·南蠻傳》載:“秦昭襄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蠻夷,始置黔中郡。漢興改為武陵,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布?!?湘西自古盛產苧麻布貢奉朝廷,里耶古城出土的棕麻編織物和陶紡輪就是例證。

  公元前122年博望候張騫不僅開拓西域古絲綢之路,而且還發現南方陸地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張騫出塞大夏國(今阿富汗北部)發現來自四川蜀布,歸來向漢武帝稟報“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問所從來,曰東南身毒(今印度)國?!彼^蜀身毒道,我國古代從成都,經云南大理、曲靖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稱之西南陸地“絲綢之路”,又稱“蜀布之路”,也稱“南方陸地絲綢之路”。換句話,我國古代從中原經西南和中南向緬甸、印度通往西亞、歐洲的海外陸地商道。苧麻長江以南地區特產,西方稱之“中國草”,古蜀地常以苧麻織布,蜀布乃苧麻細布。

  有關專家認為南方陸地絲綢之路有三條以上支線,西線通過四川成都“旄牛道”,中線通過四川宜賓“五尺道,南線通過重慶涪陵走水道,涪陵—龔灘—酉陽—里耶—沅陵—洪江—凱里—貴陽—安順—曲靖,三條支線匯合于曲靖。里耶古城及酉水流域出土戰國時期玉石砝碼、綠色琉璃壺、水晶環、西亞黃金佩飾等西方異域文物,就是湘西酉水與西亞、歐洲通商貿易歷史久遠的最好詮釋。

  千年不變的酉水號子對南方陸地絲綢之路口口相傳:“四十八站上云南,四十八站到長安?!奔葹橄嫖髯訉O行酉水闖世界明示坐稱方位,又道出祖祖輩輩出行難的艱辛和不屈。

  眾多戰國漢代古城古戰場古墓群遺址,訴說酉水血腥風云故事,見證湘西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諸侯爭霸史。

  酉水,自古雖屬南蠻之地,卻乃通荊楚而連巴蜀軍事要道,諸侯將相搶奪的“肥肉、香餑餑”,楚國征戰巴國必經之路,狼煙四起、烽火連天、血染千里的“動感地帶”。

  《史記·蘇秦列傳》:“楚,天下之強國也……西有黔中、巫郡”。

  春秋戰國時期,里耶古鎮成為秦楚戰爭高地,時常上演秦楚拉鋸戰,時而被楚占據,時而為秦統領,古鎮乃至酉水流域百姓生存生活方式正如“朝秦暮楚”典故寫照?!俺啬撼钡涔试醋院敝裣h蔣家堰鎮與陜西平利縣長安鎮交界的關埡子楚長城遺址。關埡子正置古秦楚兩國交界處,常常早上為秦軍陣地,晚上又被楚軍占領。史料記載,生活在關埡子老百姓,秦軍打來時,就換上秦國門牌,插上秦國旗子,穿上秦人衣服,說秦話。晚上楚軍打來,又換上楚國牌子、楚國旗子,穿上楚人衣衫,講楚語,如此反復。其實“朝秦暮楚”見證生活在水深火熱戰爭中古代平民百姓生存智慧,不得不見風使舵。

  穿越時空回到2500多年前冷兵器時代,春秋濮、楚、巴、蜀、楊越、夜郎紛爭不斷,湘西土著人、巴人、楚人、蜀人、濮人等為生存和各自利益,手持矛戈,乘著戰船,列著兵陣,兵戈相見,短兵相接。巴人蜀人與楚人濮人白鶴灣之戰、保靖之戰,濮黎之戰,魏吳赤沙灣之戰,楚濮之戰……追尋屈原《九歌·國殤》中車馬聲、金戈聲、刺殺聲、嘶吼聲,還原血腥殘酷的酉水戰場。一幕幕戰事,一場場血腥風雨,演繹著酉水“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歷史變遷。

  無論里耶、大板、魏家寨、四方城、會溪坪、灣塘等古城遺址,還是里耶麥茶、古丈白鶴灣(白虎灣)、會溪坪、沙灣、永順王村、保靖清水坪、四方城等眾多古墓群,這些戰國漢代遺址遺存都是一場場慘烈悲壯戰爭記憶,出土文物折射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歷史。

  大板西漢古城遺址位于里耶以西約1.5公里高出河面約12米臺地上,東西約400米、南北約300米,水繞山環,地勢平坦,持險而踞,扼亢楚蜀,視野開闊,耕地深厚,適合居住。漢代陶片等文化堆積廣泛,北部有土堤,土堤以北有東西向寬約15米干河道,稻田及桔園里城壕及夯筑城墻遺跡清晰可見。附近一平方多公里古漢墓群,墓室密集,墓葬豐厚。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有大、中、小型之分。出土器物主要有鍪、釜、盆、盉、燈、鏡、“五銖”錢等青銅器。鼎、盒、壺、鈁、罐、燈、井及模型灶具等陶器組合。玉蟬、滑石壁、石硯板、研石等玉石器。劍、削、鼎、燈、錘、鍤等鐵器。根據7座墓出土“五銖”錢、“大泉五十”和“貨泉”,結合隨葬品形制及陶器組合分析,墓葬年代為西漢中晚期至東漢初期。

里耶古城遺址。里耶博物館周東征供圖
里耶古城遺址。里耶博物館周東征供圖

  清水坪古墓群出土漢代青銅禮器和流通貨幣2700余件。諸如,青銅盉、青銅鐎壸、銘文鼎等,銘文鼎成為保靖文化標志,青銅鐎壺為古代飲酒器具,古代飲酒文火溫熱用具,鐎壺腹側有柄,便于手持,一側有流作上嘴活動的雞首形,雞在當時為珍禽類動物,雞與居、基同音,“居家安樂”之寓意。

  里耶古城、大板古城與魏家寨古城隔河相望,呈“品”布局,形成完整城市體系。三座古城及三塊古墓葬群如此密集于一地,歷史悠遠,延序跨度時間長,古文化面貌和歷史發展脈絡清晰,全國罕見,名副其實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說明戰國漢代時期里耶、清水坪一帶,楚國應戰巴蜀、夜郎及西越的橋頭堡,秦漢朝重要軍事中心和要塞門戶,亦是楚、巴、濮、越、漢、土著等多元經濟文化傳播中心。

  誰控制酉水,誰就控制戰爭制勝和經濟主動權,誰就掌握重要戰略軍事物資裝備(戰車戰船)先導權,守住青銅兵器制作重要原材料錫等運輸關口。

  保靖縣城魏竹路洞庭(今花井)村古墓群,出土漢代武陵郡及所轄7縣官印(沅陵丞印、遷陵侯印、辰陽長印、陳過之印、鐔城長印等),訴說著漢代酉水故事。特別是銅虎鈕“遷陵侯印”,小小遷陵古城守令,能被朝廷封賜為“侯”,足見漢代酉水經濟軍事文化地位重要。灣塘漢代遺址群(古黚陽縣治所)出土青銅器和陶器等文物。龍溪四方城青銅冶煉作坊遺址(今遷陵鎮)見證武陵山區最古老冷兵器制造基地。古丈會溪坪古城及古墓群考古發掘,出土文物300余件,其中青銅兵器具有重要價值,專家還發現其周邊扼守楚蜀要津古戰場遺址。白鶴灣古墓群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以楚文化為主,土著文化為輔的陶器500余件,生產工具鐵斧、凹字形侈口鐵鋤各1件。其中1984年發掘兵器38件(含扁莖柳葉形劍、扁莖折肩劍)、銅戈8件(一件銘文戈為國家一級文物),制印4件、四山紋銅鏡、磬、砝碼、水晶環、帶鉤等,其中灶等遺物見證巴人將種茶技術飲茶文化傳播至酉水流域。

  上述出土青銅器和陶器多為楚文化遺存,說明楚國征服湖南異族部落,末期逐漸一統天下,楚文化主導著酉水文化。依據長方形土坑豎穴墓葬形制,鏤刻螺旋紋、圈點紋、菱形紋銅劍及豆、壺、盂仿制禮器等分析推測,當時生產水平以原始農業為主,原始手工業剛剛起步。這些遺址遺存較全面系統反映漢代湘西文明進步水平,為系統研究里耶從戰國到秦漢600余年歷史提供科學依據。

  里耶秦代“四山銅鏡”,出土于麥茶戰國秦漢古墓葬群。

  古墓群位于里耶鎮麥茶村東南,分布約4平方公里,1000余座,普通與高級別墓葬同處一地,葬于地下三、四米,個別深達十多,土坑堅穴墓。出土劍、戈、印章、鏡、罄、鈴、帶鉤等銅器;鼎、敦、壺、缽、豆、罐、簋、紡輪等陶器,還有琉璃管石、玉壁、殘鐵器及石飾件等。其中戰國兵器巴氏柳葉劍等鑄造精良,鋒利無比,國家一級文物。

  “四山銅鏡”發掘出土于一座級別較高秦代墓葬,直徑10.30厘米,厚0.41厘米,保存完整,制作精美,形制質薄器輕,紋飾典雅華麗,工藝匠心獨運。背面四個“山”字圖案,周邊花葉紋飾??脊艑<曳Q之“四山銅鏡”,戰國秦漢時期文物。如今保存收藏最古老銅鏡多為漢代,秦代銅鏡顯得彌足珍貴,僅在酉水古丈白鶴灣和保靖四方城古墓群出土。

  “四山銅鏡”,大秦帝國代表性器物,盛行戰國秦漢時期,用于梳妝打扮,正面為鏡面,背面為紋飾,鏡體呈圓形,三弦鈕,圓鈕座,鏡邊呈凹面,鏡面紋路運用戰國時期剛發展起來的數學角度概念,主紋地紋組成背面紋飾,地紋呈羽狀或花葉紋,主紋“山”字充滿神秘氣息,常常四個“山”字。同期尚有三“山”、五“山”、六“山”鏡。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發,動蕩不安,“山”字表達人們期盼靜止養息、停止戰亂。但有學者認為“四山”意旨四岳,三“山”五“山”象征“三山五岳”,六“山”寓意六國一統歸秦。還有學者認為“山”字為青銅器勾連雷紋變形。

  秦朝短暫14年,物產有限,銅鏡雖批量生產,但產量不高,僅供宮庭達官貴人享用,且殉葬風氣遠不如后朝。里耶距秦都咸陽、中原腹地千里之遙,秦代珍貴“四山銅鏡”在酉水里耶、保靖、古丈古墓群出土,加上里耶秦簡記載遷陵縣人口近6萬戶,表明酉水里耶等古城地理地位重要,經濟相對繁榮,達官貴人常居。同樣,“四山銅鏡”主人,也非普通人,最起碼也是將軍或一方封疆大吏,從另一方面見證其政治軍事重要性。

  酉水多元文化交融發展,包括巴、蜀、越、楚、中原及洞庭湖區等文化。巴蜀文化具有很強輻射能力,湘西民族風俗和出土文物都與巴蜀文化元素密不可分。

  土家族擺手舞,源自古代巴人“巴渝舞”。酉水流域發現出土船棺葬、扁莖無格柳葉劍、銅器紋飾中虎紋,彰顯巴蜀文化元素。湘西大量發現巴人所用器物罐、盆、豆、圓刃折腰鉞,短骸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銅容器等。

  里耶及酉水土家族以虎為崇拜圖騰信仰,源自祖先巴人敬奉白虎傳承演繹而來。湘西曾流傳請梯瑪舉行白虎法事治病,習俗講究坐堂敬奉白虎,趕過堂白虎,凡婚喪喜慶節日,家門口畫一白虎,一幅弓箭,引弓欲射白虎。自西漢至宋朝,巴人自稱“虎蠻”或“虎子”,人稱巴人“白虎夷”、“白虎復夷”、“板檐蠻夷”、“弜頭虎子”?!逗鬂h書·巴郡南郡蠻使》:“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唐人樊綽《蠻書十》:“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后也”。

  湘西出土大量虎紐錞于,與巴人虎原始圖騰崇拜密不可分。巴人銅制打擊樂器廣泛使用錞于和鉦,建國以來,湘西出土銅質虎紐錞于達23件,居全國首位,號稱錞于之鄉。絕大多數錞于飾虎紐,兩側刻有船形紋、魚紋、人面紋、手心紋?;⒃煨鸵话泐^部肥大,仰頭咧嘴倨牙,四支停立,尾微翹,末端卷曲,作兇猛狀。但永順一件飾手心紋、椎髻人頭紋、魚紋,鳳凰一件飾橫S形紋及云雷紋。

  湘西周邊土家族聚居地區相繼出土大量錞于,說明秦漢以來武陵山區屬巴人分布區。諸如,貴州松桃(5件)、石門新關(15件)、恩施(2件)。湖北恩施州清江流域,古稱清江為夷水,又叫鹽水,乃廩君傳說發源地。

十一

  西水號子,千年不變的史詩,別樣湘西簡史讀本,全方位描述包括里耶在里湘西歷史人文地理。

  號子隨酉水而生,隨人類文明進步與時俱進,與土家族史詩《擺手歌》《梯瑪神歌》相輔相成。據保靖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石網墜”推測六七千年前隨著漁船捕魚衍生漁歌號子?!蹲髠鳌ふ压拍辍酚涊d酉水水上戰船作戰史達二千五百多年,里耶秦簡和屈原《涉江》等記載著酉水船行史實。

  春秋時期民歌,膾炙人口,巴人不僅人人會唱,也深受楚國歡迎。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所謂“下里巴人”指楚國民間流行通俗歌曲,即巴歌合唱?!皣袑俣驼邤登恕敝冈诔价跋吕锇腿恕备枨苁軞g迎。

  湘西包括酉水船歌號子在里的勞動號子,就是巴人合唱史詩演變而來。酉水號子,抑揚頓挫,快慢講究,節拍緊湊,如,槳號子、櫓號子、牽號子、裝卸號子、巖工號子等。號子見景生歌,繪聲繪色,對唱如流,合唱如鐘,氣氛熱烈,妙趣橫生,如,喂喂號、喂羊號、梭羊號、柳葉紅、快三聲、慢三聲等。

  酉水號子仿佛通過纖夫一步一躬、船把式一漿一擼穿越翻閱歷史長河,描述著盤古、齊天洪水、龍鳳、南蠻、五溪、端午、巫儺、飲食、民俗等神話傳說、人文歷史及民族風情,蘊含湘西精氣神素描畫像,彰顯著湘西兒女勤勞善良智慧?!肮盼逑?,酉水揚,一排號子喊千年”?!懊凡枥镆罄葓?,開天辟地萬古傳。八面本是皇城相,遇到苕寶數七面。八面山高一只船,齊天大水渡人王,木有根,水有源,孕祖造人不可忘”,“齊天水,渡人船,留下號子鬧凡間”,“雪花洞,九龍廳,蠻王十仗九仗贏,會溪瓶,銅柱溪,五十六旗十八司”,“峨嵯祠,土王祠,麻灘曳得巖槽里”。

  酉水號子猶如湘西版《西游記》,通過激發超然力鋌而走險、過關斬將、化險為夷。但號子非個人創作,千千萬萬纖夫水手船工口口相傳的集體智慧結晶,湘西兒女與酉水相搏相生、唇齒相依的水文化悠久樂章。纖夫用心血、汗水、力量、生命譜寫,酉水河上人船聲心合一吶喊怒吼,激情放歌響徹千年。順著號子穿越時空隧道,認知謳歌贊美水情水性水律,領悟遠古神話魔幻、戰國嘶吼、《詩經》脈搏、《楚辭》心跳的“千古絕唱”,詮釋里耶秦簡、溪州之戰、《邊城》吶喊……

十二

  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力主齊楚聯盟,矢志不渝,反被楚王疏遠流放,最后一次流放被放逐黔中郡。

  屈原聽著酉水號子,觀賞著酉水秀美山水風光、體悟風土民情溯水來到他的詩與遠方里耶,一路航行浮想翩翩、遐思泉涌、感慨萬千、靈感迸發,創作寫下不朽《楚辭》。

  《楚辭·九章·涉江》:“乘欞船余上沅兮,齊吳榜而擊汰”?!峨x騷·九歌》:“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蛟S“欞船”、“飛龍”就是里耶劃龍船中的“旋鍋蓋”,詩中“洞庭”就是里耶秦簡記載的“洞庭郡”,當然有待考證。

  沈從文先生情系里耶,念茲在茲。

  小說《在別一個國度里》,副標題“關于住八蠻山落草的大王娶討太太與宋家往來的一束信件”。土家主人公報國愛情故事令無數讀者感人肺腑,如癡如醉。正如當地一首打油詩:“煙籠寒水月籠沙,水上燈火近萬家;船夫愛歌院調,琴聲伴唱女煙花?!?/p>

  《湘西》寫道:“白河上游商業較大的水碼頭名‘里耶’。川鹽入湘,在這個地方上稅。邊地若干處桐油,都在這個碼頭集中?!?/p>

  《白河流域幾個碼頭》:“站在里耶河邊高處,可望見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個桶形,周圍數百里,四面陡削懸絕,只一條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平陽,且有很好泉水,出產好米和雜糧,住了約一百戶人家。若將那條山路塞斷,即與一切隔絕,儼然別有天地!”。

  1979年秋天,沈先生在北京見過里耶老鄉凌宇說:“我去過里耶,那地方真美。那次我乘船從龍潭去保靖,過里耶時,見一頭小白山羊站在河邊巖嘴上飲水,情怯怯的,讓人替它捏一把汗?!?1983年8月在北京與里耶老鄉張心平又說過同樣話:“里耶,知道,知道,那是個商業碼頭,站在里耶碼頭上,能看見八面山,八面山氣魄很大,很耐看……”

十三

  里耶自然資源與地質地貌天造地設,遠古非凡。

  穿越5.42億年時光隧道,塵封在里耶古老地層中巖性化石、背向斜構造、臺地盆地、峽谷瀑布等地質遺跡,成為地球運動演變的忠實記錄者,解讀古鎮地質無字天書的遠古信使和特殊文字。讓這里孤獨深邃的地質剖面、地質化石遺跡及石頭開口,訴說遠古變遷故事。

  地質研究發現距今5.42—4.1億年早古生代古揚子準臺地處于同一構造沉積演化階段,武陵山區位于準臺地邊緣斷陷盆地,且湘西彼時處于南半球赤道附近,歷經數億年板塊漂移才來到北緯29°現在位置。

  古揚子準臺地(華南板塊)漂移中自身先后遭遇武陵、雪峰、揚子—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6次造山構造運動,同時伴隨逆時針旋轉,由海相地槽漸變古揚子準臺地。大約4.3億年前加里東造山運動,致使八面山褶皺隆起形成向斜構造臺地。距今7000萬年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印度板塊俯沖歐亞板塊致使云貴高原快速隆升,湘西這塊大地正值構造運動應力釋放區,遭遇板塊漂移和造山運動多重迭加的“魔鬼”般煉獄,宛如庖丁解牛,粉碎性“骨折”,石崩瓦解。八面山隆起、節理、斷層發育加劇,加上夷平面、剝蝕、巖溶、沖蝕等風化自然力交叉作用,涅槃形成臺地、峽谷、絕壁、瀑布、天坑、溶洞、地下河等神奇地質地貌。八面山南北長22公里,南北兩頭尖尖翹起,形似一艘超大航空母艦,東西寬2至5公里,平均海撥1200米,最高點背子巖海撥1414.80米,與山下里耶落差超過1000米。

  八面山,當今人們神往世外桃源湘西樣板,獨特地理地貌與歷史人文資源稟賦差異性及不可替代性十分罕見。無論世襲土家族原居民,還是黃金水道、茶馬古道、川湘鹽道上過客商賈,來到山腳下古鎮,仰望如定海神針般的圣山,不知不覺被其震撼折服,長此以往,就成為當地及周邊百姓燒香膜拜朝圣目的地和心靈歸屬地。

  2022年8月八面山一處120米深溶洞發現三只大熊貓化石,也是湖南近幾十年來首次發現大熊貓化石。大熊貓乃第四紀晚期遭遇大型哺乳動物冰川滅絕的幸存者,亦稱動物界“活化石”,對研究第四紀地質地球變化具有科學意義。

  湘西處于云貴高原邊緣,新華夏系巨型多字型構造第三隆起帶上,揚子準臺地之揚子褶皺帶東側。里耶處于湘西帚狀構造西南部,紅巖溪—干溪—苗兒灘—比耳區域背斜之西北翼,八面山向斜之東南翼。背斜核心呈北東向,大面積出露寒武系(距今5.13--4.85億年)中上統臺地相婁山關群地層,干溪—鳳溪—賈市、清水坪—里耶—巖沖、比耳三條北東向斷裂帶展布。八面山、白云山等環繞形成里耶—清水坪盆地。盆地底部里耶、清水坪兩鎮區及周邊主要出露志留紀(距今4.4--4.1億年)中下統龍馬溪群、羅惹坪群和奧陶紀(距今4.85--4.4億年)下統臺地相南津關、分鄉組、紅花園組、大灣組、馬刀峪(堉)組,中上統枯牛潭、寶塔組、臨湘組地層。再往八面山頂方向,依次出露志留紀龍馬溪群、羅惹坪群、紗帽群,二疊紀(距今3至2.5億年)中上統臺地相棲霞組、茅口組、龍潭組、吳家坪組地層。二疊系地層不整合于志留系地層上。受斷層影響比耳局部出露寒武紀下統石碑組、清虛洞組地層。其中茅口組含燧石結核灰巖巖層,富含蜒類等化石及生物碎屑,與湖北恩施臺盆相富含硒礦孤峰組地層層位相當。

  八面山,相對獨立向斜地質構造單元,稱八面山向斜,山頂為向斜核心部位,出露二疊系碳酸鹽地層,東西兩側懸崖及周邊出露年代較古老的志留系地層,向斜東翼相對較陡、西翼相對較緩,地下水系由東向西徑流,形成“吃湖南、屙四川(今重慶市)”格局。

  距今3—2.5億年二疊紀為古生代(距今5.42—2.5億年)最后華章,其地層巖石在湘西形成喀斯特地質遺跡顏值高,富含礦床,諸如,硒、煤、鋁土礦、菊花石、海泡石等。鄰近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洛塔園區為二疊系棲霞組灰色神奇石林,八面山頂二疊系茅口組石灰巖形成臺地、峽谷、石林、懸崖、天坑、溶洞等喀斯特巖溶地貌吸人眼球。棲霞組、龍潭組為含煤地層。龍山原洛塔煤礦、永順原萬坪煤礦分別產于棲霞組、龍潭組。瀘溪鋁土礦、菊花石、海泡石均產于二疊系棲霞組地層。菊花石產于棲霞組灰巖頂部泥晶灰巖地層,與瀏陽、恩施菊花石產于同一地質地層。菊花石,又名“石菊花”,別稱“會唱歌說話的石頭”。2.7億年前淺海相碳酸鈣質沉積通過地質運動和成巖作用,后期碳酸鈣(方解石)置換天青石形成放射狀集合體,集合體中心為堅硬燧石,周圍呈白色花瓣(方解石)組成。

  奧陶系地層以大灣組最風騷養眼,臺地相陸源碎屑與碳酸鹽巖混合沉積,即紫紅色夾灰綠色中厚層瘤狀泥晶泥質富鐵灰巖,角石、牙形刺等化石豐富。諸如,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紅石林園區。馬刀峪組(堉)為青灰色粉砂細晶泥灰巖夾薄層淺黃色粉砂巖,在永順列夕不僅富含三葉蟲、筆石,還保存形似蚯蚓的古生物化石,故稱之“特異埋葬化石庫”,即距今4.75億年列夕古生物動物群。

十四

  湘西,戰國時期楚秦等國相繼管轄、對峙、交戰的前沿動感地帶,也是歷史上多民族不斷融入融合,和諧共生,繁衍生息的家園和命運共同體。

  盡管湘西歷史悠久,文脈延綿不斷,文物資源稟賦厚重,博大精深,但歷史上史學家和史料對湘西記載惜墨如金,社會外界一直視我州為南蠻未開化之地而存在誤讀和偏見。

  里耶古城、大板古城、魏家寨、四方城、酉陽(王村)、白鶴灣、會溪坪等古城古墓群等遺址考古發現,湘西這座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富礦”逐漸浮出水面,露出金山一角,遠古人文脈絡清晰可見。

  特別是里耶秦簡發現填補了湘西乃至中國歷史記憶缺佚空白,湘西考古文化和民族文化發展序列與譜系雛形顯露,在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顯示度和重要性不斷鞏固提高。

  大量史料和遺址遺存信息見證中華傳統文化多元共生,兼容并蓄,延綿不絕,從根本上改變學術界看法,為研究湘西古代人文歷史拓展了全新視野和思維空間。

  歲月沉淀著時間,歷史豐腴著傳說,傳說締造著奇跡。古今興廢事,唯讀里耶史。悠悠古城,萬古遺存遺風隨處可見,見證人類歷史文化長河風云變幻。身臨其境,如同進入古今同在時空,抬頭喧嘩盛世,低頭厚重文明。找尋千古風流人物,追尋觸摸絲絲古今同春魂魄,隔空對話,博古論今。

  里耶神秘、神奇、稀缺、厚重留給了時間,留給了后人。古鎮褪去神秘面紗,緩緩綻妍,出其不意,魅力無限。里耶秦簡宛如通達兩千多年前時光隧道,“復活”秦朝真實歷史。一片殘瓦,或許見證過秦朝陰晴圓缺;一截斷磚或許就抵擋過漢軍長矛和箭簇;一捧泥土,飽含著一次次城池易幟血腥風雨浸染;就算一塊鵝卵石,或許王朝更替時戰車鐵騎碾踏曾迸濺過火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文物活起來”。

  湘西作為文物資源大州,普查澄清文物底數,實施好文物保護,考古研究好文物,利用解讀展示好里耶秦簡歷史文化,講好湘西故事,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任重道遠,未來可期。

  堅信新征程上湘西踐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走在前列。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