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書院 湘西人文地標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06月09日 11:01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3年06月09日 11:01

  敢問古代書院在何方,按慣性思維和經驗常識,人們都會不加思索、不約而同想到大江大河、名山名都、古城古邑。

  書院,歷史文化符號,古城古都標配,出現在大江大河、名山名川理所當然,在偏遠山區不可思議。

  湘西出人意料,爆了“冷門”。絕不是空穴來風,綠水青山間真真切切靜默著十余處古代書院及遺址遺存,歷史實體遺存為證。

  書院建筑體量雖不宏大,影響力、顯示度相對弱小,但其意義價值非凡,湘西人文歷史脈絡里有印記、有坐標、有故事。

  大山深處流淌著千古書香漫潮,傳承著弦歌不絕的千年文脈。有的與中國四大書院同齡,有的是苗族地區最古最大,有的是土家族地區最古老。

  書院,中國古代士人文化組織,民間教育重要形式。

  作為中國古代特有教育機構和形式,最早出現于唐玄宗時期,如,洛陽紫微城麗正書院。

  書院正規教育制度由南宋時期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創立。北宋時期,以理學家為代表的知識階層出于重振儒家文化,借鑒參照禪宗叢林制度興辦書院開展民間講學。宋、明時期得到一定發展。我國四大書院(應天、岳麓、白鹿洞、嵩陽)都是唐宋代遺產。書院學舍選擇山林僻靜之處,資金經費由朝廷官吏、富商學者自愿捐款籌措,有的還通過購置學田收租以彌補經費。至清朝雍正年間逐漸被朝廷管控,學術自由特色逐漸喪失。

  書院教育與禪宗叢林源遠流長,教育方式、體系、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均借鑒吸收禪宗叢林制度。

  書院和寺院均采用生徒教育方式,傳道授業為目的。叢林為禪宗佛教徒潛心求道之地,書院乃傳承儒家“道統”之所。

  面世與晚唐五代士子讀書寺院密不可分。書院選址得益于士子在寺院靜心讀書傳統風俗。

  書院教學靈活多樣,生動活躍,完全不同于官學程序化教育方式,更接近禪宗學人接引方式。

  部分書院在寺院舊址上擴建校舍、改造升級而來。如,1700年前,佛教入湘第一座寺廟就建在岳麓山,古稱之“麓山寺”,當時已是香火繚繞、寺廟道觀林立的圣地。1147年,道教第二十三洞“真虛福地”云麓道宮落戶在岳麓山頂?!皩υ平^頂猶為麓,求道心安即是宮”。

  最鮮明特色在于學術研究寓于教學活動之中,集教學與研究于一體。教學采取“自學+共同講習+教師指導”模式,以自學為主。教育宗旨在于培養學問和德性,啟迪思想,不在乎應試獲取功名。主講者多為本土學者、賢士,少數為學業有成生徒。除給學生傳授四書五經等儒家文化外,還重視培養學生道德規范和實踐能力,要求學生通過研讀四書五經,修身養性,完善人格,關心江山社稷,注重民生實地調查。

  思想進步和新文化運動前沿陣地,主導不同學派之間進行辯論、爭鳴,鼓勵師生之間開展辯駁、討論,旨在營造自由講學、自由爭鳴學術氛圍。正如東林書院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朝時期朝廷先后4次毀禁書院,但書院極具生命力,師生寧死不屈,毀而不絕。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詔令廢書院立學堂,各省書院改為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書院改為中學堂,各州縣書院改為小學堂,至此,書院教育才落幕退出歷史舞臺。湘西書院正是書院文化發展歷史的縮影。

  若云書院,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遺址組成部分。

  土司彭元錦萬歷十五年(1587)在土司衙署所在地福石城(今永順縣老司城)創立,開啟土家族書院之先河。

  永順土司由來已久,自五代梁開平四年(910)彭緘起,世襲割據,傳至十六世彭萬潛,元代實行土司制度,稱永順宣撫使司,明代改稱永順宣慰使司,到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制。土司時代,永順境內長期沒有學校等教育組織,明太祖朱元璋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就下圣旨“諸土司皆學儒學”,但彭氏土司一直視而不見。直到弘治十四年(1501)明孝宗朱祐樘詔令,“土官襲子弟,悉令入學。不入學者,不得承襲”。

  萬般無奈情況下,永順土司子弟彭明輔不得不到辰州就學,萬歷年間,土司彭元錦、彭象乾先后到酉陽就讀。彭元錦,字衷白,開明土司,屢立軍功授湖廣都司都指揮使,進階驃騎將軍。任宣慰使時在福石城建立若云書院,集土司及土官子弟肄業其中。

  若云書院翻開永順教育史第一頁,成為土家族人民告別愚昧,融入中華文明的歷史標志。如今若云書院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遺址中組成部分,盡管只剩近一米高的青磚殘墻遺存。

  若云書院緊鄰翼南牌坊,牌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上刻“子孫永享”四字,系為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建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僅十八歲的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擊倭寇。土兵善使鉤刀,隊列靈活,驍勇善戰,王江徑一役殲敵一千九百余人,明史稱“自有倭寇以來,東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云”,立“子孫永享”牌坊以昭紀。

  湘西書院,州府人文地標。

  潕溪書院,吉首書香名片。始建于明代,清代曾一度興盛過,但屢遭兵燹,又名吳鶴祠、新文昌閣。

吉首潕溪書院
吉首潕溪書院

  一代大儒王陽明的弟子、苗族教育家吳鶴明正德八年(1513年)在所里鰲魚峰(今吉首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內)開設蒙館。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設立鎮溪所學,在乾城廳開科取士;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開設學宮;乾隆三年(1738年)乾城廳同知王瑋報請朝廷在乾州設兩座“經館”,即乾州西關“潕溪書院”和所里(今吉首)“鎮溪書院”;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書院擴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嘉苗民起義,乾州西關“潕溪書院”毀于兵戌之爭;嘉慶十二年(1807年)在乾州新建“立誠書院”,所里原“鎮溪書院”更名“潕溪書院”,并流傳至今;咸豐十年(1860年)書院毀于兵燹;光緒十八年(1892年)湘西各族群眾為子弟讀書和紀念吳鶴,集資重建書院,新建鶴公祠;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廢科舉興義學,書院停辦;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潕溪書院改名為乾州廳鎮溪民立學堂,繼續辦學;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湘西舉行“革命抗日運動”,學堂便成師范學校;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在此建設吉首民族師范學校,將書院建筑交付學校保護管理。

  “潕溪書院”依山勢而建,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占地約1000平方米。大門、講堂、先師殿位于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兩側原有齋舍、文昌閣、吳鶴祠等部分被毀,臺基、階檐、道路均用青條石鋪就而成。規模雖然不大,但別具一格,具有小型園林式建筑風格。

  大門呈“八”字型,上方懸掛“潕溪書院”匾額,兩側次間為廂房。院墻按“八”字山墻延伸,上覆綠色琉璃瓦。講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穿斗式構架,磚木結構,小青瓦懸山頂,脊中置寶瓶,百葉窗欞。左右兩側為圓形拱門,左入大成殿,右出園,便門即為吳鶴祠。大成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為簡易客房,外有走廊,書院建大成殿少見。先師殿為四合院,中置天井魚缸,面闊三間,回廊在兩側,右側圓形拱門入文昌閣,天井門洞等別致多變。

  明代苗族著名宿儒吳鶴深得大儒王陽明真傳,曾在此興學研文,把“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學種子播在湘西大地。

  新中國成立以來,這里成為湘西民族教師搖籃,文化殿堂。歷史上,人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姑涝瘯r期奮不顧身跳進冰窟窿救朝鮮小孩的志愿軍戰士羅盛教就是該校學生,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清人陳孜賦詩《潕溪書院晚眺》:“高館呤聲靜,清風引興徐。山將人比瘦,心比谷同虛。野燒寒云缺,村春石照疏。林前應更好,瞑色襲衣裾”。

  湘西書院,與中國四大書院同時代應運而生。

  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四大書院都是唐宋時代文化遺產。

  白鹿洞書院,始建于公元940年(后晉五代十國),“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1000多年歷史。

  岳麓書院,享有“千年學府”美譽,世界上較為古老學府之一。創辦于公元976年(北宋開寶九年),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的書院建筑群。1167年,理學家大師朱熹與岳麓書院主教張栻講學論道,留下“朱張會講”千古佳話,“儒釋道”三教文化在此“兼融并蓄”,“經世致用”理念和“實事求是”從此策源傳播。岳麓書院延續千年教育辦學和學術研究傳統,成為全國書院行列承繼傳統功能的典型代表。

  應天府書院,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睢陽書院,公元936-947年(后晉五代時期)商丘人楊愨創辦。隨著晏殊、范仲淹等加盟,應天府書院在北宋影響力不斷擴大。

  嵩陽書院,世界文化遺產地之歷史建筑群組成部分。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陽寺,佛教寺院。隋大業年間(605~617年),列名嵩陽觀,成為道教場所。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改作行宮,易名“奉天宮”。后周顯德二年(955年),世宗柴榮改為“太乙書院”。宋景祜二年(1035年),改擴重修太室書院時賜名“嵩陽書院”。書院教育制度廢止于清朝末年,嵩陽書院作為這種制度文化載體,對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都有重要意義。

  東洲書院,北宋慶歷五年(1045)當地人在沅水之濱武溪始創學宮。過了一個世紀,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辰州府太守和盧溪郡令在武溪五里洲創建東洲書院。由當時流放瀘溪的江西安福籍進士王庭圭擔任山長開講授課,聽者眾,曾經名噪一時。

  瀘溪縣建制1300多年歷史,古代稱“盧溪縣”,一直沿襲至清朝順治六年,此后改為“瀘”字,縣治一直設在武溪。王庭珪流放寓居盧溪十年,對瀘溪一往情深,視其為故鄉。擔任山長一邊課徒一邊以文會友吟詩。所吟詩稿,涉及“盧溪”時都稱其為“夜郎”,僅一處用“盧溪”(盧溪春水欲平堤)?!锻鯙o溪文集》記載:王庭珪貶放來盧溪前五十歲時就稱自己“瀘溪先生”,七十歲貶放辰州盧溪。他怕混淆“盧溪”與“瀘溪”,凡寫到流放地“盧溪”時都有意寫成“夜郎”。如“余竄夜郎”“夜郎千古窮愁地”“頔子遠道來夜郎省余”“云開時到夜郎城”等。王庭珪為何稱“瀘溪”為“夜郎”。

  《瀘溪縣志》記載,南北朝劃吉首地置夜郎郡,隋時廢去,夜郎地并入盧溪縣,“夜郎”成為唐宋時期“盧溪”別稱。唐朝詩人李白寄王昌齡詩“隨君至到夜郎西”中“夜郎”,應該就是今瀘溪。

  湘西書院,“苗疆”書院典型樣本群。

  三潭書院,位于鳳凰縣吉信鎮(古稱得勝營)。南方長城(苗疆邊墻)區域現存第一大書院,苗族地區最大書院,湖南省現存四大書院之一。

鳳凰三潭書院
鳳凰三潭書院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貴州黔東兵備道吳自發(別號誠齋)回鄉探親(吳系得勝營人),在與親朋故舊閑談中了解到苗漢雜居的故鄉文化十分落后,下決心在家鄉興辦教育培養人才。清朝朝廷曾發放一筆平蠻陣亡士兵撫恤銀,其中部分撫恤銀無人領受。清同治末年,將其帶回家鄉建書院,選址在得勝營(今吉信)萬溶江三潭(即楊柳潭、羅布潭、漆樹潭)之上山丘,題名“三潭書院”。還將修建書院剩余銀兩購田160畝,作為書院資產。書院建筑,前后對稱,布局嚴謹,環境幽靜雅致,院內花木扶疏,院外古柏參天。主樓建于山頂,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工藝精美。主樓后為四合天井,教室、宿舍及畫廊曲欄環繞天井四周。

  1914年廢科舉興義學,書院停辦。得勝營(今吉信)老百姓為紀念吳誠齋,改名“存誠學?!?。后來縣公署奉令改制,在此開辦統編第十小學,形成“縣十小”與“存誠”并立格局。學生分高等和初等部。老師工資,學生書籍、燈油、以及貧苦學生困難補助費,均由校方供給。1937年春,又與同地縣立第二女子小學合并為縣立第四小學,校址仍在三潭書院。1940年,再次更名為蔚文鄉中心小學。新中國成立后改稱吉信完全小學。

  自三潭書院開辦以來,掀起湘西苗族地區文化教育新篇章,人才輩出。清華大學教授“鋼鐵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繼美就是從這里啟蒙。

  敬修書院,湘西“苗疆”書院之一。

  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辰沅永靖兵備道永貴認為,鳳凰作為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民風純樸,文化教育落后,稱之“士風樸陋,教化未彰”,決定帶頭捐自己俸祿修建敬修書院,諸生飲食費由辰沅永靖兵備道所轄府、廳、州、縣22位長官捐置。并派通判潘曙前往鳳凰筸子坪(今竿子坪鎮)創建。書院布局頭門、前廳、后廳,學政吳嗣富題“性學同光”門額作為院訓懸掛前廳。書院建成后,永貴親自作書院記,教導諸生“循乎仁義中正之經,謹乎孝友睦姻任恤之誼,順乎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情”“而式鄉閭成風俗”,由敬修己,故稱“敬修書院”。

  乾隆二十一年同知張天如擴建書院,招生規模擴大。嘉慶十二年(1807)巡道傅鼐升級重建,置學田600畝。嘉慶二十一年巡道姚興潔將書院遷建至學署左,學舍規模10間,但仍不能滿足需求,“肄業者多不能容”。嘉慶二十五年護道袁廷極再次將書院遷建至東街,學舍規模擴大到34間,永順李奇珍等先后擔任過山長。院規嚴格,管理規范。規定設館師、監院、首士、學書等,館師須“品醇學優之士”,臨院由教官充任。每年正式招生規模72人,員正附課各16名,童生正附課各20名,額外附課則不限。

  北洋政府第四任國務總理熊希齡、苗族舉人龍驥等在此接受教育。

  棲山書院,清末湘西知名書院。

  光緒十一年(1885年)龍驥在鳳凰廳得勝營滿家苗寨(今鳳凰縣吉信鎮)創辦。

  龍驥(1859—1936),字云生,當時德高望重、享譽湘西方園數十縣的苗族舉人,清末著名苗族教育家、詩人、一代名師。年幼家境貧寒,其父靠守碾坊為生,但很明理,再窮也要送子讀書。從小就聽話懂事,天資聰明,讀書發奮刻苦,三次離開父母到得勝營、棉塞和鳳凰廳(今鳳凰古城)從師就讀。鳳凰廳敬修書院讀書時,結識了北洋政府第四任內閣總理熊希齡同學,兩人成為至交好友。

  光緒十一年(1885年),湖南舉行乙酉科省試,龍驥科場中舉,一舉奪魁(乙酉文魁)。第二年春,千里迢迢赴京參加會試,雖然才華橫溢但因“苗籍”(苗族籍貫)而落第。自爆發“乾嘉苗民起義”后,清朝政府對湘西苗族人民持有戒備和歧視,對苗族學子參考科考設關刁難,千方百計拒之門外。但龍驥一直不知內情,蒙在鼓里,沒有氣餒,以為自己沒有考好。十年后,光緒二十一年(1895),龍驥再次赴京參加會試,終究因“苗籍”又落第。連續兩次會試,令其心灰意冷,看清清朝政府開科選士、設“苗學”真實意圖。但經歷兩次會試結識一批舉子人才,見了世面,開拓視野,并打定主意回鄉開館授學。特別是第二次(1895年)應試,正遇康梁維新變法,他毅然參加公車上書,遭清朝政府罷黜功名。龍驥對清朝政府心灰意冷,按照清朝科舉制度,成為舉人后,就有資格做官。清朝朝廷曾授予其知縣官職,被他拒絕。毅然決然回到家鄉,自封“棲巖居士”,隱居林泉,創辦“棲山書院”。一邊勞作,一邊辦學,“南畝種莊稼,西窗授門徒”,從26歲開館教學,直到73歲,47年辦學如一日,享年77歲而終。

  棲山書院,設大中小三館,各館教材與教學進度不盡相同。因人而異,因人而教,因事而異,因材施教。辛亥革命后,增設了國文、算術、體操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與實踐能力,強調“博愛、勤學、互助、創新”校訓精神。要求學生平時種菜,農忙回家勞動,改變讀書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習氣。龍驥深知苗族學子求學之苦,學費收取上根據每個學生家境和進步程度情況而定,盡量少交或不交以減少學生家庭負擔。棲山書院教學方式和龍驥本人才德,在當地廣為流傳。當時城鄉苗漢學生和家長都敬重仰慕龍驥,紛紛投奔書院求學。慕名而來求學生童最多達兩百余人,人數規模比當時鳳凰廳敬修書院和得勝營三潭書院還要多。棲山書院經歷清朝、中華民國、新中國三個不同時代更迭,從舊社會到新社會,先后培養苗漢學生千余人,有的中了舉人和秀才,有的出國到日本等留學,有的參加筸軍,有的投奔了革命。民國初年,鳳凰老洞苗寨麻姓青年被保送陸軍學校,此人后來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指揮唐生智的高級參謀,參加了北伐戰爭。

  書院創建順應當地苗族特有文化發展,滿足社會對文明進步迫切需求。棲山書院、敬修書院及三潭書院都建在曾經大湘西政治軍事中心--筸子坪一帶(今鳳凰吉信鎮和竿子坪鎮)。筸子坪自元末至清康熙年間,集古鎮、軍事重地于一處,古稱“得勝營”。明正德八年(1513)為筸子坪長官司治所地,鎮筸守備駐鳳凰古城(五寨長官司治所地)。清順治三年(1646)改稱鎮筸協,康熙三十九年(1700)鎮筸協改稱鎮筸鎮??滴跛氖昴?1704)實行改土歸流,選擇筸子坪作為大湘西政治軍事中心,置鳳凰營駐鎮筸(今竿子坪鎮)。當時湖廣省設5大軍鎮,其中湖北2個,湖南3個(鎮筸鎮、綏靖鎮、永州鎮),鎮筸鎮、綏靖鎮(今花垣)均在湘西。清朝89個兵備道之一的辰沅靖兵備道也遷至筸子坪(后來遷往鳳凰古城)。乾隆、嘉慶年間鎮筸鎮置設左、右、前、中四營。一時間吉信--竿子坪一帶,對外開放交流加大,人流物流快速增長,經濟、文化、商業、書院教育隨之發展繁榮。同時書院為朝廷、“筸軍”及社會源源不斷培養輸送有文化知識青年,“筸軍”諸多戰將都應受過書院教育。諸如,田興恕、張文德、劉士奇、林從太、滕長林、楊巖保、熊俊、唐光茂、丁有成、曾大用、楊岳賦、田連考等?!盁o湘不成軍,無筸不成湘”美譽中應有書院功勞。

  棲山書院、敬修書院和三潭書院,成為當時湘西“苗疆”書院成功標桿,助推武陵山苗區“苗疆”書院快速發展。對于研究苗族文化變遷、融合、民族教育等具有積極意義。

  立誠書院,湘西“苗疆”書院之一。

  清嘉慶十二年(1807)兵各道傅鼐創建于乾州鎮(今屬吉首乾州古城)東門外,學舍12間。道光四年(1824)擴建,咸豐十一年(1861)毀于戰亂兵火,同治五年(1866)同知黃應誥重修。光緒二十八年(1902)書院停辦改為小學堂。麻陽聶師陶、新化王者瑞、本邑楊培之、黃本騏等曾經都擔任過山長,每年招生員正課6名,附課5名,童生正課4名、附課10名,額外附課不限。

  綏吉書院,又稱綏陽書院,湘西“苗疆”書院之一。

  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同知張天如創建于花垣吉多坪,既招諸生又收肄業。嘉慶七年(1802)遷建花垣城內,種種原因后被毀,多次遷建。嘉慶十二年(1807)巡道傅鼐遷建于城南門內,更名“綏陽書院”,并置學田500畝。道光二十五年(1845)同知德齡阿倡(滿洲人)捐款又遷建至城東門外(今文昌閣舊址),建學舍24間。光緒二十八年(1902)廢書院改立中學堂。

  花垣縣志記載,清朝賜名花垣為“永綏協”“綏靖鎮”,“綏”字對花垣都是痛苦歷史記憶,封建王朝妄用“安撫”“永綏”“綏靖”等字眼來掩蓋歷次鎮壓苗民反抗起義的血腥殘暴統治。諸如,乾嘉苗民起義,革屯抗日運動,“布將帥(跳仙會)”運動等?!敖椉獣骸薄敖楆枙骸薄敖棸矘颉钡榷加心欠N“痛”。

  湘西書院,與湖南書院同脈同派同命運。

  自南宋紹興年間始建瀘溪縣東洲書院以來,湘西書院開啟本土文化教育新篇章,至明清時期遍地開花。除了上述書院,湘西有識之士又建起一批書院,如,永順嘉靖年間陽明書院、清乾隆年間桂香、崇文書院,瀘溪南溪書院,保靖蓮堂(塘)書院,清嘉慶年間龍山白巖(云從)書院、保靖崇文、炳文、文昌、雅麗等書院、瀘溪觀瀾、南溪、崇文等書院,清光緒年間永順大鄉書院等。與清雍正九年間郴州安陵書院。光緒二十一年間湘鄉市東山書院,元朝大德八年間張家界天門山麓書院,明五宗正德五年石門縣有絲書院,清朝慈利縣漁浦書院,桑植縣澧源書院,永定區崧梁書院等同進共退。

  雅麗書院,原名“崇文書院”,坐落于酉水河畔雅麗山上,與酉水著名摩崖石刻“天開文運”遙相呼應,古木參天,布局井然,人杰地靈。

  清雍正七年(1729)保靖開始改土歸流,清朝雍正八年(1731年)首任知縣王欽命改義學創辦崇文書院(今保靖雅麗中學校園里),以宣教化。嘉慶十一年(1806)巡道傅鼐重建,更名“雅麗書院”,并置學田205畝,書院懸掛“雅言詩,雅言書,雅言執禮;麗乎天,麗乎地,麗乎人文”對聯。光緒十八年(1902)廢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先后多次易名,“雅麗學堂”“保靖縣高等小學堂”,1938年“國立第八中學第三部”遷入,1941年更名“省立第八中學”。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成為遷陵學校、保靖縣第三中學、雅麗中學。

  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社會賢達和人才。毛澤東青年時期(湖南第一師范)的國文教師——袁吉六先生,就是雅麗書院造就的丁酉科舉人,賀龍元帥之女賀捷生將軍曾在此就讀。

  蓮堂(塘)書院,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創辦,遺址位于保靖縣遷陵鎮實驗小學校園里,幾經變遷,新中國成立后,1962年縣人民政府將其改建實驗小學。

  崇文書院,原名桂香書院,又稱靈溪書院。

  清朝雍正七年(1729)推行改土歸流,永順時稱“新辟苗疆”(原為土司轄地)。雍正十年,首任知縣李瑾在縣城西建“文昌帝君”祠,題名“桂香書院”,亦稱“桂香閣”,“將進茲地俊良之士,肄業其中”,但尚未建成。乾隆二十六年(1761),永順知府張天如在府治以東選址創建書院,布局大門、講堂、齋舍、文昌閣等,面向永順、保靖、龍山、桑植4縣招收生童,聘請名師擔任山長。講堂懸掛“儲英勵學”門額、“波瀾從筆底翔飛,好一吸鳳淮之水;姓字待云間高占,試仰看玉筍之峰”對聯。

  嘉慶、同治年間兩度擴建,增建奎星樓、諸材樓、農壇、放生池等。三十八年知府李拔撰《勸學箴》警世箴言作為院訓鑲刻講堂東壁?!笆苛曮V骎日上,文運肇新,郡屬列科名、登仕版者,漸有其人”。嘉慶十六年(1811)知府福順將書院遷建至城東門外。同治二年(1863)知府張修府擴建,布局頭門、儀門、講堂、齋房、廚房、奎星樓、先農壇等20余間建筑。同治十二年發生水災108部圖書受損后,重新添購48部圖書,并訂立《藏書條例》。追增田租至454余石,地租及店租86余千文。光緒十二年(1886)知府張曾歇再次擴建達道、薰往、翹秀、蓄寶、強學、勵志6處齋舍。

  光緒一二年 (1886),知府曾歇以南陳時期永順稱靈溪郡為由,改其為“靈溪書院”,擴建六齋,將諸材樓更名待云樓,還請安化書法家、榜眼黃自元為其書題對聯,即“樓頭偶柱看山笏;門外還停問字車”。

  書院停辦后,多次改名,官立中學堂、永順五屬聯合中學、湖南省第一聯合中學、永郡聯中等。新中國成立后,改名永順縣中學、永順民族師范附屬小學。

  永順大鄉書院,1893年創辦,遺址位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里。1938年在書院舊址上創建湖南省永順簡易鄉村師范院校,1941年更名省立第八師范學校,后來又幾經更名,2001年更名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

  白巖書院,原名云從書院,舊址(遺址)位于龍山縣一中里。清朝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朱沛霖始建縣城北門外,題名“云從書院”,建立講堂、書齋30間,生徒規模四五十人。道光十八年(1838)邑紳張廷輝出資將書院遷至東門外春廠坪,增建奎星樓和紫陽祠,更名“錦文書院”。史料記載張廷輝“并捐田租千余石為束修、膏火之費”。鑒于明代龍山為白巖洞長官司所轄地,咸豐初年改名“白巖書院”。咸豐十一年(1861)因戰亂而毀,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緒十九年(1893),知縣李智儔購書5萬余卷,增建藏書樓,生童規模100余人。1929年改為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新中國成立以來成為縣一中校園。

  南溪書院,原名稱□□溪書院,位于瀘溪老縣城武溪中街。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縣熊學烈所建。道光間知縣譚精名重修,改名“南溪”,自此興學不斷。光緒二十八年(1902)廢科舉興義學,書院停辦,改辦高等小學堂,1915年改為縣立一中。

  觀瀾書院,嘉慶八年(1803年),清朝觀察使(民國稱道尹)傅鼐派曾鳴球與浦市古鎮名士汪魁攜同創辦“浦陽書院”。同治五年(1866年),商人張金(經)石出資建設,將“浦陽書院”更名“觀瀾書院”。

  當時頗具有規模,史料記載:“一進校門,左右兩邊是半圓型拱門,里面便是教室……左邊教室對面是觀瀾庭,站在觀瀾庭內可以看到兩畝多的大池塘,清水悠悠”。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廢科舉興義學,書院停辦。先后更名“浦市高等小學堂”“浦市官立高等小學堂”“國民學?!薄盀o溪縣縣立第二小學”。新中國成立以來,1965年改為“浦陽小學”,2003年改名“浦市鎮中心完小”。

  汪魁,浦市傳奇人物,生于清朝中晚期,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飽讀詩書,五百兩白銀可替他人考舉,包中舉人,但因其厭惡清朝政府腐敗,不愿入朝廷為官。傳說李鴻章推行洋務運動在武漢開辦冶煉金廠時,汪魁得知后趕往武漢,主動承擔八卦爐工程,親自設計,親自施工,并建成投產冶煉出金子。事后朝廷獎賞,他謝絕分文未取,又回家鄉浦市教書。

瀘溪浦市李家書院
瀘溪浦市李家書院

  李家書院(李家私塾),早期在浦市煉鐵經商發家致富的山東商人李氏家族于嘉慶年間專為家族子女教育所建造的私塾(院子梁木與墻磚刻字記載)。座落于李家巷,為兩進窨子屋大院,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書院大門雕刻“派衍撰書”門額,彰顯李家宗派繁衍、書香門第的家訓家風。有關資料介紹,李家“子女多請老師在家教書就讀,后男兒外地深造,功名有成,李家同時出了五個縣令,浦市百姓,人人傳頌,常對自己家族說道要像李家一樣多出人才”。

  姚家書院,姚少安在浦市主持創辦的私立中學。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浦市興華中學停辦,部分學生們面臨失學。姚少安為了讓學生能繼續學習,以私財接辦,并以其父姚志仁名字命名為“志仁中學”,現為瀘溪縣浦市二中。

  書院,一段我國古代文化教育歷史。

  書院先行教育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自我認知與知行合一的思想進步,培養著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不僅傳承傳播文化知識,而且探索人才培養方式途徑,倡導學術自由學風,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起到先導作用,對民俗風情培植、思維習慣及倫常概念養成等發揮積極作用,促進中國傳統教育、學術、藏書、出版、建筑等文化事業發展,具有劃時代性歷史意義。

  湘西書院與中國四大書院淵源流長,與湖南書院一脈相承,與武陵山區書院融為一體。

  時過境遷,盡管大部分書院不再,但秉承教書育人、知行合一的書院精神令人敬仰。書院如同黑夜里一盞盞明燈照亮著一代代當地讀書人前行。書院書香熏陶下的湘西兒女,走出湘西,干出一番番事業,有的還成名成家、成仁成功。諸如,毛澤東青年時期(湖南第一師范)國文教師——袁吉六先生,賀龍元帥之女賀捷生將軍,辛亥革命元老、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老師、《船山學報》創辦人廖名縉,以清華大學教授“鋼鐵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繼美為代表的湘西籍名家學者團隊。北洋政府第四任國務總理熊希齡也先后在鳳凰敬修、芷江秀水等書院接受教育。這些書院諸多弟子為近代中國維新運動、立憲變法、辛亥革命、國內革命、抗日戰爭拋灑熱血,英勇獻身。如黃埔軍校第六期就有楊振亞、徐繼業、田杰、周伯超、劉祖平等,還有許多有名無名“筸軍”戰將。諸如,田興恕、張文德、劉士奇、林從太、滕長林、楊岳賦等。尚有《世界日報》總編輯、號稱“龔大炮”民國第一狂人龔德柏等之流。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各種各樣載體媒介薪火相傳、自信自立,傳承創新著國家精神血脈。

  湘西這些書院,民族文化融合復興發展的“催化劑”,文化啟蒙思想進步的策源地,人才培養搖籃,不可復制、值得保護傳承發展的傳統人文資源,湘西人文地理標志。

  古往今來,酉水武水悠遠綿延,滋潤著湘西這片神奇土地,嫻靜在山水之間書院、古城、古鎮等遺產遺存彌漫著萬古書香,文脈賡續,生生不息,孕育著一代又一代湘西兒女奮發圖強,成就了無數過往文人墨客詩與遠方,共同演繹神秘湘西曠世傳奇故事。

  走進湘西,找尋這些默默無聞、靜謐隱逸在青山綠水間的古色古香書院,古韻清雅,詩情畫意,樸素禪意,就是一個探秘湘西、解讀湘西、亨受美好的過程。不知不覺會被這些書院前世今生、人文底蘊所感染,被這些書院傳奇和生命張力詫異震撼。

  新征程上湘西正在進行著充滿榮光與夢想的遠征,開展民族地區古代書院文化挖掘保護利用研究,喚醒沉睡人文歷史資源,唱響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旋律,推動傳統優秀民族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不斷增強湘西文化軟實力。

  通過文化振興賦予書院新的生機,積極探索文化旅游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新途徑,為湘西教育事業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開辟新視野。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