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浦市大院古宅凸顯湘西民間藝術大美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05月22日 10:34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3年05月22日 10:34

  浦市,一顆鑲嵌在武陵山腹地沅水中上游河畔燦爛明珠。大自然山與水的奇跡,依山納水,湘西遠古祖先尋覓建造的家園樂土,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穿越浩瀚歷史長河,追尋瀘溪浦市古鎮歷史方位,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多彩文脈在此激蕩,如史詩般風生水起,歷久彌堅,淵深厚重。

  20萬年前,湘西先民捷足先登在離浦市不遠的武溪建造家園開啟“㵲水文化”。7800年前又在浦市建起下灣古城堡興起高廟文化。

  五湖四海商賈在此經商創業,發達發家,為古鎮留下大院古宅碼頭等建筑群遺產。

  屈原、李白、杜甫、劉禹錫、王陽明、沈從文等文人騷客走進古鎮留下不朽篇章。

  南來北往船隊排幫曾在這黃金水道上穿梭如織、絡繹不絕,天南地北方言在這“染缸”里發酵成“瀘溪話”,大江南北的風俗在這里疊加沉淀,浸透血脈,融入靈魂,融煉成浦市人海納百川、熱情好客的氣質。

  商貿、宗教、建筑等文化在此孕育傳承、獨樹一幟。

  辰河高腔,“踏虎鑿花”,瀘溪菊花石乃古鎮一絕。

  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上航行的“浦市”號風帆颼颼作響。

  歷史上,浦市地處水陸要津和黃金水道,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20萬年前就是湘西遠古祖先的家園。離浦市不遠的武溪鎮(原上堡鄉白沙村臺地)6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點,先后發掘出砍斫器、刮削器、石錘等各類打制石器100余件。其中,省考古研究所專家袁家榮主持武溪鎮田溪口、巖坪、灰窯等發掘工作后,將其定位為舊石器“㵲水文化群”,距今約20萬年。文物考古發現瀘溪包括下灣遺址在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還有5處。不言而喻,湘西先祖扎根在這一片土地開辟鴻蒙、繁衍生息歷史悠遠綿長。

  黃金水道可追溯至78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史前高廟文明時代(浦市下灣遺址)。除發掘出土三根穿孔魚刺針外,還有貝類外殼(以田螺、蚌類為多,又稱螺殼堆積層)文化標志堆積層,厚5米以上,最厚達7米,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及少量骨、蚌器及玉器等新石器時代遺物。其中陶器具有圖像化裝飾等顯著特征,以“太陽”、“神獸”、“神鳥”甚至“神像”等為主,圖像大多比較抽象,圖案具有等分、對稱等特點。其中陶器和白陶制品上出現中國最古老的鳳鳥、獸面及八面星等神像圖案,這是人類文明“軸心時代”湘西先民走在前的史證案例。不僅代表文明進步發達水平,而且為“五千年中華文明”提供佐證,也為5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中華文化命運共同體雛形提供文物實證。

  除了新石器時代遺存外,還發現商代、戰國至兩漢以及宋至明清時期等遺存。

  7800年前湘西土著先民在此安營建城堡,揖別草昧,把田螺作主食,依山畔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狩獵捕魚、男耕女織”群聚生產生活。

  據考古研究,從湘西新石器文化遺址發掘出來的“石網墜”、里耶秦簡、四方城遺址、戰國古墓系列遺址等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湘西沅水酉水就成為連接楚蜀黃金水路關鍵連接通道,大西南水上絲綢之路樞紐,我國最早通航的水上交通要道之一,重要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動感地帶??鐓^域商貿文化交往形成南來北往的人流物流,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同步在沅水酉水流域傳播共享。

  《左傳·昭公十九年》記載:“楚為舟師以伐濮”。說明公元前523年酉水上楚人開始利用戰船與濮人打仗。

  下灣遺址出土玉器,戰國古墓群出土“鎦金銅飾”、“琉璃瓶”、“水晶環”,里耶古城遺址出土“瑪瑙砝碼”都能說明當時湘西沅水酉水經濟文化開放多元,已有對外跨區域物質商品交易。

  2161年前,絲綢之路開拓者--漢代外交家張騫出塞西域就見到川貨?!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膀q曰:‘臣在大廈時,見邛竹杖、蜀布’”。古代四川商賈水運從長江是繞不過三峽天險的,只有從川東順酉水而下,到古黔中郡沅陵,再逆沅水經浦市達貴州,再通過黔滇馬幫前往印度,當時這條路線風險少、省時省力。

  著名民俗學家林河:“在沒有西北絲綢之路之前,南方早就有了,南方的絲綢之路是自然形成的,它主要由一系列的黃金水道來完成,而酉水則是連接這些黃金水道的關鍵部位”。他還引用貴州鎮遠舞溪橋古對聯和滇緬民歌來佐證古時沅水酉水航道輝煌。

  龍京沙老師根據沅水酉水數千座戰國古墓出土東漢兩面圖紋磚文物分布情況判斷:戰國兩漢時期文化影響范圍沅水上至浦市、酉水上至里耶,再向上游考古未發現戰國兩漢時期文物。

  自隋代開始設鎮駐軍,沿河修建碼頭和圍城修筑城墻,成為朝廷諸侯重要的駐軍屯糧基地。南宋中期正式派駐軍事機構,成為朝廷軍隊集聚地。明清時期,朝廷將其提升為重要軍事要塞。

  數千年來,商貿文化交流從未中斷,浦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遠揚。便利的水陸交通,使浦市成為隋唐以來大西南物資集散的重要商埠,演繹著傳奇的浦市故事。

  古鎮河畔千帆過,古碼頭有過“日出千根桅,日落萬盞燈”的繁華,見證過晝夜迎送商賈南來北往。史料記載著清代乾隆年間至民國時期繁榮場景,太平街和中正街曾經人頭攢動,熙來攘往,好不熱鬧。古鎮大院建筑群訴說著這里商海如潮,遍地黃金,冒險家樂園。

  當地流傳俗語:一個包袱一把傘,來到浦市當老板。

  許多人不遠萬里,慕名而來,成就一番番事業家業。明朝初年錢莊唐姓老板從山西來浦市開設錢莊,從此富甲一方。李家鏢頭,世代習武,明末清初從山東遷來浦市開設鏢局,為商家大戶押運貨物,生意興隆,名震江南,鏢隊不斷發展壯大。這里戲樓、茶館、會館、當鋪、飯鋪、酒樓、煙館、妓院林立扎堆,令南來北往的商賈、三教九流,呼朋喚友,品茶閑聊,哼唱高腔,高談闊論,歌舞升平,快活愜意,醉生夢死,流連忘返。

  鼎盛時期,兩平方公里左右古鎮,布滿三街四十五巷,六座古戲樓,七家錢莊、十三省會館,五十多家茶館,五十多座封火墻窨子屋,七十二座寺廟道觀,九十多個作坊,二十四座通江碼頭,號稱沅水上的“小南京”。

  不同時期的多元文化在此疊加共生融合發展,商業文化底蘊氣息深厚的浦市古鎮在“湘西四大名鎮”獨具特色。

  一座古城總有古韻味道,這味道就是令人難忘的地標文化。

  一開門就讓人眼睛一亮,一駐足就舍不得離開,一品賞就來神。浦市古鎮那些大院古建筑群,仿佛工筆畫一般,一筆一筆描述出不同歷史時期古鎮空間演繹軌跡,折射著古城數千年的滄桑歲月,成為人們對古鎮抹不去的歷史記憶和強烈共鳴。

  形形色色的浦市鎮古建筑群就是一部湘西人的空間生活史,一座人文歷史富礦,湘西傳統建筑“活化石”樣本,浦市地標,2019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捌质墟偣沤ㄖ骸?,明清時期古建筑,類型多樣,功能完整,文物點有吉家大院、鄱陽世第、青蓮世第、萬壽宮、李家祠堂、吉家祠堂、榮順商號、余字鏢局、李家書院、楊茂源印書鋪、謝逢開號、姚家繡樓等13處,206處磚木結構建筑。大院古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和文化底蘊,研究考證古鎮文化和湘西古建筑的實體資料。

  古建筑格局多為前店后院,深宅大院不經意地隱藏在店鋪后或小巷里,多為明清時期窨子屋建筑。從四合院演變而來,“窨”如其字形,有窖藏之意。窨子屋規規正正,外圍以馬頭式封火墻環繞,具防盜匪和防火患雙重功能,湘黔贛地區的特色傳統建筑。

  吉家大院清同治年間(1862-1874)修建,屬于吉家(三兄弟)三重院的第(四弟)四重院,湘西本土傳統典型建筑。位于浦市上正街,坐北朝南,前店后院組合式建筑,前店為四開間門面店鋪,簡單、樸素、低調,雕梁畫棟、裝飾裝修集中在后院,意在“財不外露”。后院系一座三進式窖子屋院落,單檐硬山頂,封火墻,九架拾梁、穿斗,磚木結構四合院??臻g布局森嚴、通透采光,平面布局呈“目”字形,院落右側為花園,院墻以規整紅砂巖條石砌0.9米墻基,再砌空斗磚墻,“八”字開門,門罩之上建有瓦檐,門梁之上裝飾石雕門額,刻有“香山溢慶”四字,寓意光明正大、透明耿直。院落大門和后門為楠木板包鐵皮,鐵釘鉚固,門兩側外墻上有銅制鐵制雕花,彰顯恢弘大氣。大小門框麻石條石石材,雕刻花紋等圖案。房舍均開窗戶,門窗均為大幅精美暗八仙窗雕,門窗、門廳、房門上方均有明八仙或“囍”圖案木雕。中軸線上依次坡形為店面、門庭、大門、過廳、正廳及后庭,正廳及后庭為兩層木樓。院里兩側為木結構房舍,空間密閉性好,起到冬季防寒、夏季隔熱作用,冬暖夏涼。中廳左房舍家長住,右房舍長子住。過廳上方為穿斗式木結構。后庭處于大院最深處,為家族未出嫁閨女閨房繡間,被整個院落鉗制包圍。其左耳房木扶梯通往二樓,二樓常作貨物倉儲,亦可居住。屋頂從四面向中心傾斜,形成長方形天窗,廳中心地上形成吸納陽光和空氣的長方形天井,俗稱“四水歸堂”,雨水集中向院內匯集,寓意聚氣斂財。將屋頂雨水收集儲存或依坡降地勢落差通過天井及地下陰溝排出。一般有二大一小三處天窗天井,天井地下埋有排水系統,體現“天人合一”、古樸恢弘之韻律。寬敞正廳在高墻環繞的院落中央,結構緊湊、功能齊全,布局對稱合理,古樸典雅,通透采光良好。門窗等木質構件上雕刻圖案精美、用料講究、工藝精湛、精雕細鏤,都是湘西傳統建筑雕刻藝術珍品,代表當地能工巧匠的工藝水平。踏步、地面均用紅砂巖條石鋪成。

  說到四合院,大家就會不約而同想到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國最早房屋建筑雛形,也是城鎮建設格局的初始源頭,如半穴式、地面式建筑。我國最早對稱嚴密的四合院,考古發現在陜西岐山縣西周遺址,其坐北朝南,以影壁、大門、中院、大廳、過廊、后室為中軸線,門、堂、室兩側為廂房,將庭院合圍成封閉空間,院落四周有廊檐環繞,前庭正中為門道,院內設置陰溝排水管道。通過對吉家大院進行比較詳盡的考察研究,窺一斑而見全豹,就可認知浦市諸多大院古宅建筑藝術價值意義。

  吉家(三兄弟)三重大院,又稱鄱陽世第。吉家先人吉大緒,山西省太原大樹村人,明朝晚期官至太守,辭官后來浦市經商,以商興家,字號“吉元記”,主要經營木材和食鹽,當時殷實富有,家興財旺。家族遷來后分“兩大房”,浦溪為上房,吉家頭為下房。鄱陽世第位于浦市鎮黃家橋村吉家頭,系一座三組窖子屋并列為一體的組合式建筑,由南往北依次為頭屋、中屋、尾屋。由吉氏三兄弟修建,分別始建于清中期嘉慶、咸豐、道光年間。均為四進三開間,單檐硬山頂穿斗式磚木結構,講究風水,中軸線上,進院依次上升為大門、過廳、正廳及后庭,門庭相通,空間布局協調實用,通風采光好。平面“田”字形布局,裝飾精美,我國研究傳統建筑藝術的珍貴樣本。注重科學排水,三進三廳三天井,寓意“落金落銀”。家訓家風雕刻上墻,大門門梁之上刻有“清約家風”四字,大門兩側荷花石雕。二道大門門梁之上刻有“秀衍香山”四字,四字左右還配裝財神門神石雕門額,保佑家人平安,招財進寶,宅院穩固太平。

  走近古鎮錯綜迂回、九曲十八彎的小街小巷,徜徉在古建筑群,時而喧囂,時而幽靜,玄色莊重,風水寶地,仿佛在穿越那個花花綠綠、熙熙攘攘、醉生夢死的“小南京”。

  吉家大院,吉家三重半院,李家大院,周家大院、姚家大院,張家大院,瞿家大院,青蓮世第,曾家大院,唐家大院,楊家大院,謝家大院,蘇家大院,向家大院,陳家大院,武家大院,陳家大院……當地有人作過初步統計多達157座。

  遙想昔日那個場景,山西吉氏來了,建三井三堂十二房吉家大院;山東李氏來了,建祠堂書屋李家大院;江西周氏來了,建周家大院……天南地北的人都來了,如日中天,古鎮空間不斷長大,人流物流越來越多,古鎮故事越來越傳奇。壯觀、耀眼、恢宏在這里真實寫照。

  外姓外族移民不斷融入通婚,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寄情于此,忘情于斯,自我認同。長此以往,外來人子孫后代生于斯,長于斯,成了徹頭徹尾的湘西一份子,浦市居民姓氏家族越來越多樣化。

  如今大多數古建筑已被后人多戶入住而改造,過去模樣不再。部分被政府保護起來,部分仍由家族后人守望。諸如,僻靜小巷的周家大院,時??陕犚娦性屏魉愕臉非鷱拇笤簜鞒?,原來百年大院留守著一位老者,平常沉醉于二胡演奏,不為外界所動,讓一曲曲樂曲為百年老屋增添生機。

  面對人去院空的大院古宅,幾許惆悵,幾許感慨。穿越時空,讓時光倒流,仿佛看到這里人聲沸騰,車水馬龍,紛至沓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這里大戶人家富麗堂皇,家財萬貫,家傭成群,揮土如金,富甲一方,如同《紅樓夢》中大觀園一般。幾度春秋輪回,數巡“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今非昔比,人去樓空,錢財如流水,似乎又回到原點,恢復到寂靜。

  大院文化藝術雕刻,豐富多樣,細觀細品,別有一番趣味。

  以木雕為主,還有石雕、鐵飾、銅飾等,手法有透雕、浮雕、線雕等,將雕刻技法、藝術、文化和材質表現得淋漓盡致。雕刻構件在建筑上呈對稱、重復的排列組合,通過湘西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和雕刻語言成就了百年大院古宅的文化意蘊和價值,充滿著滄桑感、韻律感、美感和時代感。

  大門,大院重要組成部分,奇妙門楣、木雕、窗花、石雕及壁刻家訓,無一不精美有致,具有實用功能和精神象征。大院匾額、對聯,代表主人家族身份及其文化愛好、精神追求及意愿的“高度概括”和“速寫素描”。諸如,“香山溢慶”“秀衍香山”“清約家風”。

  門神,我國古代民間最流行、最古老的神祗之一,中華傳統祭俗神祗之一。我們先人信奉其能驅邪、護宅、祈福、保平安。起源于先秦時期盛行的祀門和掛桃人習俗,2200多年前龍山里耶秦簡就有洞庭郡遷陵縣衙署舉辦“祠先農”祭祀活動記載。人類從原始社會走來,吃、穿、住、行等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自從居住出現門,相信“萬物有靈”的古人開始在門上花心思,借助靈物來賦予門保平安功能。于是《山海經》中的神荼、郁壘閃亮登上門神舞臺,成為門神元老?!渡胶=洝酚涊d:滄海之中,有山名為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桃樹,枝干盤屈三千里。大桃樹東北方有個鬼門,萬鬼從此門出入,神荼和郁壘為專門看守鬼門的神靈,一旦發現惡鬼,就用葦索擊殺,守護人世間安寧。上古時期先民以動物和人的模樣虛擬為門神形象,時常選擇具有威懾殺氣、舞刀弄槍的歷史武將英雄人物。到了唐宋之后,吃、住、行生活條件大為改變,建筑功能多樣化,社會經濟發展形成“三百六十行”格局,人們精神需求多元化,各種各樣“文門神”應運而生,祈求官運亨通、迎福進財,意味著門神“責任”越來越重。從單一驅鬼辟邪到祈福辟邪并舉,門神形象多元化專業化,諸如,鐘馗、秦瓊、尉遲恭、趙云、關公等進入武門神序列,包拯、狄仁杰、魏征、文天祥等進入文門神團隊,送子娘娘、南極仙翁、財神等組成神佛門神方陣。門神民俗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藝術和元素符號。自先秦傳承至今,不僅僅驅邪祈福,更多是揮之不去的中華傳統文化歷史印記。其文化情感價值和民俗民風取向的高度認同和契合,寄托先人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歸屬感的期盼,并已融入中華民族血脈。

  木質榫卯結構框架彰顯著大院湘西元素的靈魂,構架及構件用料講究,工藝精湛,連廳梁下的斜支撐都精細雕花。木雕主要集中呈現在大門、窗戶及梁檐上,雕梁畫棟。木雕除裝飾美學功能外,還與大院構件一體起穩固作用,具有穩定性、美學及文化多元意義。雕刻豐蕩精美,題材廣泛,如,鶴鹿同春、子孫萬代、博古爐瓶、鴛鴦荷花及玉堂寶貴等,構圖秀美,窮工極巧,莊重、穩健、粗獷。木雕圖案琳瑯滿目,其組合都有主題和寓意,紋樣繁多,雕工精湛。木雕有祥禽瑞獸等動物,如獅子、麒麟、龍、鳳凰、蝙蝠、喜鵲等,龍被湘西祖先視為瑞獸、高貴、神圣,龍紋被視為圖騰和文化元素,也是權貴、喜慶、吉祥的象征。植物卷草紋、吉祥紋、博古紋,靈活生動,栩栩如生,豐富多彩。門窗木雕以明八仙和暗八仙傳統紋樣為主,邊框門窗雕刻獅子、麒麟、鳳凰、蝙蝠、向日葵、龍、祥云、蘭花及卷草花穗等組合圖案。木制窗格圖案精美,屋檐、窗花及門楣刻畫吉祥紋樣,如蝙蝠、野獸和植物,多層線形結構,雕飾以卷草、向日葵、祥云類連續紋,如同跳動音符,規整、靈秀,令大院無聲韻達。

  八仙和暗八仙作為中國傳統紋樣之一,盛行于明清時期。八仙(明八仙)與暗八仙廣泛運用于我國傳統家具、繪畫、雕刻、漆器、瓷器、玉器、木器、裝飾、掛件等工藝藝術,常與卷草紋、纏枝花卉紋等組合使用,以示吉慶吉祥,福樂長壽?!懊靼讼伞敝傅澜讨衅吣幸慌宋粦蛺簱P善、濟世濟貧神仙人物,即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傳說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八仙均為凡人得道升仙,與平民百姓接地氣,成為明清道教中流行熱門的神仙代表,我國許多地方曾經都建有八仙宮。崇尚《八仙過?!?、《八仙獻壽》等意象圖案,彰顯各有所能、各顯神通、通達順暢、圓潤自如的文化取向?!鞍蛋讼伞眲t指八仙所持法器,即葫蘆、團扇、魚鼓、寶劍、荷花、花籃、橫笛和陰陽板八種圖案,以法器暗指仙人仙事,表達美好愿望和祝福,寓示中國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又稱為道家八寶。葫蘆,李鐵拐所持寶物,裝著長生不老丹藥,“葫蘆豈只存五?!?,寓意救濟眾生和長生不老。團扇,鐘離權(漢鐘離)所持寶物,能讓人起死回生,“輕搖小扇樂陶然”,寓意長壽和絕境逢生。魚鼓,張果老所持寶物,能占卜人生,“魚鼓頻敲有梵音”,暗指知天命、順天應人。寶劍,呂洞賓隨身攜帶寶物,能斬妖除魔,“劍現靈光魑魅驚”,寓意鎮邪驅魔。荷花,何仙姑所持寶物,能修身養性,“手執荷花不染塵”,寓意冰清玉潔?;ɑ@,藍采和所持寶物,能廣通神明,“花籃內蓄無凡品”,寓意善解人意。橫笛(笛子),韓湘子所持寶物,能煥發萬物生機,“紫簫吹度千波靜”,寓意生機勃勃。陰陽板(玉板),曹國舅所持寶物,能靜化環境,“玉板和聲萬籟清”,寓意心靜神明。暗八仙最初在道教建筑上使用,后來廣泛應用于傳統工藝品裝飾,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

  石雕,大戶人家大院標配,也代表一個地方民風民俗文化。主要擺設和裝飾在門前、門框、門柱、天井、臺階、柱礎石、下水孔及墻體。石獅,屬于大院門前重要標配,湘西傳統建筑文化的流行色,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符號。北方石獅威猛無比,氣勢非凡,象征權力財富。南方石獅風格圓柔、活潑可愛,一般都是成雙成對。湘西石獅還是雌雄配對加一頭幼雄,代表一個家庭組合,彰顯著和和睦睦,人丁興旺,親情善池。

  柱礎石,房屋及天井基礎基石,承載建筑壓力,具有防潮、防白蟻等功能。時常為長條麻石紅砂石,有的僅通過石匠打磨光滑,有的雕龍畫鳳,有的雕刻卷草等精美圖案。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因水而生的浦市,就這樣依重山水,流淌著文脈哲思,不倦地訴述遠古故事,詠唱著山水人合一的“荷馬史詩”,充滿著詩與遠方。

  歷史上不同時代南來北往的文人騷客、商賈達官被古鎮魅力所吸引,走進駐足,留下難忘記憶。

  沅水,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屈原的詩與遠方。2300多年前,屈原一路乘船航行,聽著船工纖夫水手唱著船歌號子奮力劃槳溯水而上,觀賞沿岸秀美山水風光、體悟風土民情,遐思泉涌,感慨萬千,靈感迸發,一路創作,寫下膾炙人口的《涉江》《天問》《橘頌》等。如,《楚辭·九章·涉江》:“乘欞船余上沅兮,齊吳榜而擊汰”。沈從文在《湘行散記 湘西》:“春秋時被放逐的楚國詩人屈原,駕舟溯流而上,許多地方還約略可以推測得出。便是這個偉大詩人用作題材的山精洞靈,篇章中常借喻的臭草香花,也儼然隨處可以發現。尤其是與《楚辭》不可分的酬神宗教儀式,據個人私意,如用鳳凰縣大儺酬神儀式作根據,加以研究比較,必尚有好些事可以由今會古”。

  唐永貞年間,詩人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今常德),常來到沅水流域,考察體驗當地百姓狩獵、捕魚、劃船、山歌、儺戲、祭祀等民風民俗民情,對湘西竹枝詞產生濃厚興趣,激起其詩歌創作靈感,將“武陵蠻夷”竹枝詞融入其詩意詩風?!杜f唐書·劉禹錫傳》:“蠻俗好巫,每淫祀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吨裰υ~九首》自序曰:“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對湘西一往情深,《王陽明全書》有8篇專寫湘西。明正德6年(公元1511年)任貴州龍場驛丞時乘船走過沅水,停留浦市碼頭,給他留下難忘記憶,還入住沅陵龍興寺數日舉辦專題講座,并寫下《與辰州諸生論收放心事》。湘西土司二次遠征廣西為王陽明解圍,率領土兵到思恩、田州平叛亂,剿滅八寨、斷藤峽匪患,為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完人形象起了蓋棺定論、一槌定音的效果。王陽明稱湘西土司官兵“世有六德”(敏而學、富而義、貴而禮、嚴而和、入而孝、出而忠),“世有六德”后來成為湘西土家族族訓。還有王昌齡、李白、劉長卿、楊萬里、辛棄疾等騷人墨客到過后都留下膾炙人口、穿越時空的哲思。

  我國鄉土文學鼻祖沈從文,青年時代來回在武水酉水沅水穿行,經歷過無數次驚險磨難,留下太多太多難忘記憶。沿線兩岸山山水水、風土人情、一草一木銘刻在心,并與水結下須臾不能別離的情緣,故鄉河流水情一直是其魂牽夢繞的世界。他筆下大多都與湘西相關,品讀其著作能感受水的氣息水的世界?!兑粋傳奇的本事》開篇:“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断嫘猩⒂洝は嫖鳌罚骸拔疑L于鳳凰縣,十四歲后在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個地方大約住過七年,我的青年人生教育恰如在這條水上畢的業”。1926年在《在別一個國度里》所述:“家鄉美得心痛,何必詩與遠方”?!断渥訋r》感悟:“兩千年前那個楚國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瘋瘋癲癲來到這種充滿了奇異光彩的地方,目擊身經這些驚心動魄的景物,兩千年來的讀書人,或許就沒有福分讀《九章》那類文章,中國文學史也就不如現在的樣子了”。武溪有他筆下“美麗總是愁人的”翠翠創作原型。

  一代武俠泰斗金庸兩次來浦市隱姓埋名,長達2年多,古鎮山水人文令其難以釋懷,激起鐵掌柔情創造《武穆遺書》武俠故事,將這一片難舍難分的山水和難忘經歷融入其創作中。

  浦市,“中國戲劇活化石”之稱的辰河高腔發源地。

  始于明初的辰河高腔又稱辰河戲,因流行于沅江(俗稱“辰河”)中上游而得名,系湖南四大地方劇種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辰河高腔多達400多支音樂曲牌,整個劇目系列除48本“目連戲”外,尚有400多個傳統劇本。表演原始粗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通過高臺(舞臺演唱)、低臺(木偶戲)、圍鼓堂(坐唱)三種形式表演。

  始建于明初萬壽宮,乃辰河高腔傳唱地,原為江西客商會館,規模居當年浦市十三省會館之首?,F建筑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遺存。

  “踏虎鑿花”由剪紙演變而來,將刀剪改為刀刻,當地人稱做“鑿花”。

  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踏虎鑿花”起源于瀘溪縣合水鎮踏虎村,如今浦市已成為傳承傳習中心。

  200多年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鑿花被形容為“天使般的舞蹈,神筆般的圖案”。常常作為繡花底樣、慶典祭祀活動中的裝飾品及觀賞藝術品。苗族女服和童服的衣花衣飾紋樣最為豐富和典型,鑿花圖案源于苗族服飾刺繡,每個圖案都是藝人心靈手巧、聰明睿智的結晶。

  歷經數代發展至今,鑿花題材不再局限于衣飾紋樣,已拓展至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有花草、蟲魚、鳥獸、儺面、建筑藝術雕花、休閑娛樂、喜慶活動以及現代生活等等。

  走進浦市,佇立沅水畔,透過大院古宅,親近擁抱這一方青山秀水,循著黃金古水道和歷史脈絡去品味。

  萬年不絕回蕩的20萬年前舊石器“㵲水文化群”、7800多年前高廟文化(下灣遺址)、4000多年前盤瓠文化如同滔滔沅水,一眼千萬年。仿佛回到烽煙四起的戰國諸侯爭霸,領悟屈原《國殤·九歌》場景。

  昔日黃金水道成就了千年浦市的繁華和輝煌,商埠文化、巫儺文化、龍舟文化……

  多元遠古文化在此疊加融合,風生水起,流光溢彩。不斷在八面來風的辰河高腔中演繹唱起,在“踏虎鑿花”中傳承綻放。

  古鎮記憶不僅湘西,連著洞庭湖和長江,不止商賈達官、文人騷客,更有湘西萬眾蒼生。

  浦市這座古鎮從下灣古城堡遺址算起已有7800余年歲月沉淀。一直靜默深藏于蒼翠山水之間,用無聲勝有聲的“肢體語言”顯露古樸真容,在社會更迭跌宕中不斷邁向文明進步,孕育著一代又一代湘西兒女。

  大街小巷文物遺存宛如天然三維人文歷史陳列館,代表沅水在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坐標,傳承演繹著鮮為人知的浦市故事。一處處大院古宅猶如歷史長河中的驛站,不斷釋放著古鎮熠熠生輝歷史風韻。

  歷史長河傳承著文化,文化延續著歷史。傳統優秀文化需要保護傳承創新,期待曾經熱鬧非凡的“小南京”再現。

  浦市的確很古很美很神秘,值得用心用情去呵護、去品讀、去光大。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