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跨越千山萬水的凝眸 ——讀劉明《追尋沈從文的足跡》有感
團結報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10日 14:41
團結報
2023年01月10日 14:41

  拿到劉明先生所著的《追尋沈從文的足跡》,已有一段時間了。這是一本歷經5年,追尋沈從文足跡之書,先是劉明在自己微信公眾號逐篇發布,在沈從文誕辰120周年之際,匯聚了28篇、20多萬字的原創作品,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相比手機閱讀,書本閱讀更是讓人享受。慢慢地品味,靜靜地欣賞,美美地享受,深深地感悟。品味文字之美,欣賞故事之美,享受思想之美,感悟精神之美。

  劉明視沈從文為自己的文學偶像,學習沈從文“講白話”,“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讓人入迷”的寫作風格,該書文字之美是顯而易見的。

  “湘西的山,是靜止的書,因此讀山能讀懂什么叫持之以恒。湘西的水,是流動的情,所以看水能悟出什么喊水滴石穿?!?《自序》)其間無數富有哲理的文字,很美。

  “你看那高高飄浮在天空的白云,白得清澈、通透。天之藍,藍得暢快、眩暈?!?《芷江行》);“陽光從疏疏的柳葉間透過,篩下點點光斑,掉進泉水池里,又變成一條條金線,波浪式地在池底來回晃動,晃得人心頭蕩漾?!?《濟南行》)一處處的景致描寫,美的令人心醉。

  《芷江行》中,“從鳳凰到芷江,1921年初,沈從文先生用了96個小時的行程,我和師弟唐級開車96分鐘就到了?!蔽淖至鲃又畜w現了變化和發展,很美。

  除了大量引用沈從文的美文、金句,無數劉明式的金句與耐人尋味的白話,也是美不勝收。譬如:“水啟迪了沈從文,水造就了沈從文;水,也許就是沈從文?!薄胺此际且环N美德。對于個人是,對于單位是,對于偉大的中華民族,又何嘗不是?!薄白穼ど蛳壬淖阚E,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我吃飽了想事做,這和很多朋友喜歡打麻將、下象棋一樣,人總要愛點什么?!薄安屎绲某尸F需要本事,被人‘抓’住離不開環境。環境影響人,人又不斷創造環境?!薄?/p>

  每篇文章之后,精選了2名讀者的精彩評論,體現了自媒體原創的特有風格。中新網湖南推文《別樣的懷念》評論:“這在出版的眾多圖書中十分少見?!弊髡吲c讀者的精彩互動,這樣的文字很美。

  故事之美,是該書的一大特色。劉明本著“緬懷先生,追憶歷史,關注當下,思索未來”的“十六字”寫作方針,每到一處,既要記敘和考證沈從文當年在當地發生的故事,又要記錄自己追尋沈從文的足跡,與相關人物如何研究、探討的故事。全書故事多達110個。故事性,既讓人讀之有味,也開拓了研究沈從文的新途徑。如,為了找到《新湘行記》當年給沈從文擺渡的“翠翠”原型,劉明深入吉首張排村采訪,得知“翠翠”叫張樹梅,當年僅17歲,如今79歲,住在花垣縣城,劉明又去花垣與“翠翠”見面,故事生動而又精彩。正如中新社湖南分社社長白祖偕的評價:“呈現在這里的這些文字,不僅很好地展現了時代變遷的偉力和各地的風情,也給沈從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難得的新材料新佐證,開啟了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也開啟了文學欣賞的一個新方法……”

  思想之美,除了文章本身富有思想外,還體現在劉明創作的強烈社會責任感。追尋沈從文的足跡,劉明奔赴全國各地,在28篇文章中,總會為湖南特別是為湘西的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目前,他的不少想法已經或者正在變為現實。

  在保靖,提出“如果把我寫的這些歷史文化和自然風情元素整合起來,那么,誰還敢說保靖縣城無旅游呢!”如今,保靖縣開工建設了沈從文在保靖陳列館,全面征集并展覽沈從文在保靖的各類實物資料。

  在邊城,提出“假如島上一年四季都鮮花盛開,‘翠翠’是不是會少份孤獨與寂寞呢?!”如今,花垣縣對邊城翠翠島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花園式小島正在啟航。

  在吉首,提出“如果說吉首是湘西州文化生態旅游發展的引擎,那么這個引擎的動力就應該來自矮寨?!卑な硕础さ潞淮髰{谷景區于2021年6月率先全州晉升國家5A級景區,理所當然地成為全州生態旅游發展的引擎。

  在瀘溪,發問“浦市看什么?”、提出“千年古驛道,完全可以大做文章?!比缃?,瀘溪縣浦市鎮、巖門古堡寨等旅游開發如火如荼,“沈從文在瀘溪”的展覽小有規模。

  在永順,提出“沈先生39年前題寫的字,是不是也該回家了!”如今,“溪州勝跡”真的成為芙蓉鎮瀑布邊懸崖上的“勝跡”了。

  功夫在書外。劉明所著的這本書,“再現了近百年后沈先生筆下的另一個世界”(中新網湖南推文),“這是用時五年行走的足跡,思考的墨痕,作者也向人生遠景凝眸,跨越千山萬水,回望鄉土變遷,風物靈動處、人物俊朗處,無不閃耀著湘西水土孕育的光輝?!?沈從文孫女沈紅留言),為紀念沈從文誕辰120周年,呈獻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作為與劉明交往20年的老朋友,我更多深切地感悟劉明成書背后的精神之美。是一種堅持的力量,是一種感恩的情懷,也是一種真誠的主動。

  這種堅持的力量,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博學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關注當下的事;是沈從文常勉勵自己的“耐煩”,就是鍥而不舍,不急于求成;是張家界市政協主席歐陽斌對劉明評論的“蠻”好,“‘蠻’而無畏,‘蠻’而不亂,‘蠻’而取勝”;也是劉明講的寫作是一種生命狀態,生命在于行動……正因為這種堅持的精神,才有《追尋沈從文的足跡》的出版。當然,還會有《新湘行集》《父親的山寨》等更多的劉明原創作品,匯集成書。堅持就是勝利,我們有理由對劉明有更多的期待。

  這種感恩的情懷,是劉明在該書后記中所說:“追尋沈從文的足跡,我首先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感恩父母供我讀書?!薄案卸鬟@個偉大的時代?!闭菚r刻擁有這種感恩的情懷,才使劉明有無窮的動力,“晚上夢里是遠方,一大早醒來,心里是更遠的遠方?!?/p>

  這種真誠的主動,劉明表示,“我不敢說自己的作品有多么好,但在寫作態度上,與對待生活和朋友一樣,永遠真誠?!薄叭擞龅嚼щy時,與其被動的等待,不如主動地出擊,主動地面對,主動地求助?!弊穼ど驈奈牡淖阚E,重在追尋,不論是追,還是尋,都必須主動出擊。為了寫好該書,劉明不辭辛勞,奔赴北京、青島、上海等地。在青島,因為疫情防控嚴格,盡管來到沈從文曾經工作的大學,現在的青島海洋大學,也未能走進校園,劉明就沿著那條爬山的道路,往沈從文舊居行走……有時為了考評一個歷史時間或例證,劉明要反復閱讀沈從文的文章、書信,或查找檔案,或閱讀研究沈從文的文章,苦苦尋覓,深入思考,每一篇追尋的文章,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沒有真誠的主動,就沒有“金石為開”。

  正如中新社湖南分社社長白祖偕所說:“體現了新聞工作者的探索精神,較好地再現了‘中新風格’,值得我們新聞工作者、愛好文學和社會科學的人士學習、借鑒?!?張遠斌)

【編輯:高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