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呂洞山 苗祖圣境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25日 13:03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2年10月25日 13:03

  呂洞山,形神逼真,直指蒼穹,氣場震撼,神韻飄逸,猶如靜謐孤傲神祇,神秘神圣。

  苗語“格剖格嬢”,“祖公山祖婆山”之意。

  當地苗族精神圖騰,敬奉為神之山,仙之家,一代又一代苗家人依戀、守護、崇拜、謳歌、傳承之秘境。

  武陵山深處的“別一個國度”。

  苗族重要遷徙地,充滿著生命滄桑與張力。

  古苗族,最早見于甲骨文,中華民族共同體最古老的成員之一,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中華文明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湘西苗族崇拜祖先有蚩尤說、驩兜說、盤瓠說、夜郎說、儺公儺母說等。

  瀘溪苗族視盤瓠為始祖,崇拜盤瓠為圖騰,世傳“神母犬父”故事。保靖、花垣、吉首、鳳凰、古丈等崇拜蚩尤、驩兜、儺公儺母,還有對自然物或人造物祭獻。

  湘西苗族自稱“仡熊(果熊)”,以遠古驩兜部落的仡熊仡夷為主體,還有三苗、盤瓠部落等,以大群居小雜居方式聚居。

  遷徙文化早已植根在苗族人心上,融入苗族文化記憶深處。有學者認為苗族與蚩尤三苗部落有親緣關系,最古老可追溯到“髳人”。

  苗族先民最早生活在中原黃河流域,商周時期第二次大遷徙在洞庭湖、潘陽湖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部落漸漸恢復元氣強大起來,又擴張領域,夏朝再次戰敗后開啟第三次大遷徙。

  沿著沅江及支流酉水、武水、澧水逆水而上,南遷至武陵山區“五溪”,即“三國時期”蜀漢軍師諸葛亮七擒孟獲之地?!拔逑钡靥幓氖彽貛?,人口稀疏、經濟滯后,中央朝廷鞭長莫及,十分蕭瑟,新中國成立時還被稱之為“中國盲腸”,除了水道外,陸地交通條件閉塞,歷史上出現土司統治、匪患。

  盛唐時期,李白得知友人被降職貶官途經五溪,曾題詩表達對友人同情:“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庇纱丝梢?,五溪地帶猶如“西伯利亞”。

  瀘溪,苗族第三次遷徙聚集地之一,苗族祖先念念不忘的故土,辛女盤瓠、儺公儺母、瀘溪峒、瀘溪硯、驩兜墓等遺傳遺存為證。后因種種原因,繼續從瀘溪聚族沿武水而上,進入丹青、司馬河、沱江、峒河等支流分散生存。一部分行至源頭,棄船上岸,有的翻山越嶺繼續西行深入武陵山區,進入云貴高原,有的就近散居,在以呂洞山為中心的周邊深山老林安營扎寨,繁衍生息。

  呂洞山成為苗族遷徙史上第三次遷徙聚散地和第四次遷徙始發地。

呂洞山雙主峰--祖公山祖婆山 龍建林 攝
呂洞山雙主峰——祖公山祖婆山 龍建林 攝

  上古時代,驩兜與蚩尤一樣,種植水稻族群的苗民首領,被視為苗族先祖,尤其是苗家石姓人視驩兜為正宗先祖。

  五帝后期堯(公元前2188-2067年),古唐國人,故稱“唐堯”,只有部落聯盟體,沒有真正意義的國家制度,堯一直視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部落聯盟為心腹之患。所謂三苗部落聯盟指南蠻部落、帝堯之子丹朱后裔部落、讙兜部落。讙兜又稱驩兜,堯的臣子,丁零人祖先。堯按照“禪讓制”將王位傳給舜(約公元前2128-2025年),舜即位后改革部落聯盟為國家政治制度,著手分化瓦解三苗部落聯盟,即“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渡袝に吹洹罚骸?舜)放驩兜于崇山”?!肚f子·在宥》:“堯于是放驩兜于崇山”?!睹献印とf章》:“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毕惹亍渡胶=洝ご蠡谋苯洝罚骸拔鞅焙M庥泻谒?,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崩迮c九黎的“黎”音相近,九黎即九夷,首領為蚩尤,曾組成東夷部落聯盟,與炎黃爭戰。

  崇山,本意為高山,但崇山是驩兜古老部落,許多苗族后裔視崇山為始祖山并尋根問宗。

  距離呂洞山不遠苗族聚居地花垣縣排料鄉(今吉衛鎮)芷耳村,苗語叫“吉瓜”或“仡驩”,意為石姓人居住之地,周邊貴州、重慶等苗族石姓人家共同認定的發源地。吉衛鎮崇山,被湘西石姓苗族稱之為先祖之山。

  我國有6座山冠名為“崇山”,其中4座與苗族有關。一座為河南登封中岳嵩山,古時“崇”、“嵩”相通,與古苗族首領“祝融”相關。1座在貴州梵凈山,另2座在湘西州花垣縣和張家界市永定區,都與古苗族首領驩兜相關。瀘溪武溪鎮和花垣吉衛都有驩兜墓傳說。

  據《乾州廳鄉土志稿》:崇山在乾城西六十里,蜿蜒高峻,山頂瀑布聲聞若雷。湘西《古老話》:“驩兜驩柔是它的強宗,驩兜驩柔是它的大姓》”。

  苗族五次大遷徙,漢文古文獻、苗族民間口碑資料都有記載,《苗族古歌》、湘西苗族《修相修瑪》古史長歌以及周邊貴州、廣西、重慶苗族史歌傳說都有相近記憶。

  沈從文《苗民問題》:“湘西苗民集中在三個縣份內,就是白河上游和保靖毗連的永綏縣,洞河上游的乾城縣,麻陽河上游與麻陽接壤的鳳凰縣……對苗民問題,來到這十三縣作官的,不問外來人或本地人,必須放棄二三千年以征服者自居的心理狀態,應當有一根本原則,即一律平等。教育、經濟以及人事上的位置,應力求平等。去歧視,去成見,去因習慣而發生的一切苛擾”。

  巫儺文化秘境,傳承著生態原鄉宗教靈魂觀。

  苗族信仰萬物有靈或多神,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千百年來苗族先民將斗爭、流血、遷徙、磨難、苦楚寄托于祭祀,來安慰心靈,激發動力,頑強生存。

  湘西苗族巫儺文化本質是靈魂論而非鬼神論,“儺”吸收外來多元文化,融合巫文化。流傳著諸多神話,視呂洞山為圖騰,也視儺公儺母為祖先神,傳說儺公儺母兄妹戰勝齊天洪水后,成婚繁衍后代。根據湘西苗族學者龍文玉、花垣本家祖傳苗師“巴代雄”第32代、客師“巴代扎”第11代、民間正一道第18代三教掌壇師石壽貴等觀點:“苗族祖先不信鬼神,自然崇拜,信奉萬物有靈而崇拜自然,且靈魂不死。祖先即我,我即祖先”。

  苗族文化通過民間口傳心授,口耳相傳,代代相繼而傳襲,特異、厚重、神秘,充滿著倫理哲學。諸如,苗族古歌、古老話、理歌、理辭、巫儺、傳說、神話、故事、寓言、格言、諺語、禁忌、風水、祭祀、婚嫁、喪葬、禮節、民風、民俗、族規、寨規、苗族姓氏等。

  比如稱之為史詩的《苗族古歌》,一部記載演繹著湘西苗族先民在此樂觀向上,繁衍生息,守望相助,波瀾壯闊的史詩。受文字限制,口傳所誤,口音所惑,地域所困,不同地域苗族版本存在細節差異,但主體脈絡基本相同,涵蓋宇宙萬物誕生、盤古開天地、大遷徙經歷、苗族姓氏淵源等,對研究苗族史和古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苗族古歌·跋山涉水》述說祖先南渡三條大河和西進歷程,即從“居住在東方,挨近海邊邊,天水緊相連,波浪滾滾翻,眼望不到邊”,“翻過水山頭,來到風雪坳”,渡過“河水黃泱泱”、“河水白生生、“河水稻花香”,西進“經歷萬般苦,迀行徏來西方,尋找好生活”。

  巫儺文化是宗教與藝術、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原生態文化,其中正能量部分屬于苗族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目前,屬于巫儺文化的接龍舞、綹巾舞、巴代祭祀以及還儺愿、椎牛等法事傳承人已列入國省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目錄。石壽貴就是湖南省第四批“非遺”保護名錄“苗族巴代”代表性傳承人。

呂洞山勝境 羅應軍 攝
呂洞山勝境 羅應軍 攝

  祭祀是苗族傳統文化重要元素。歷史上,交通閉塞,科技文化落后,缺醫少藥,當地人生老病死、求醫求雨、節慶活動都借助巫師舉行吃牛(苗語:濃尼)、吃豬(苗語:弄罷)、還儺愿(苗語:沖努)、追魂(苗語:了鬼)等祭祀活動。主持祭祀儀式祭司(又稱祭師)叫巴代,祭司分“巴代雄”和“巴代扎”兩譜系。祭祀時用苗語演唱頌詞為“巴代雄”,稱之苗老司,操辦吃牛、吃豬、驅晝魔、驅夜魔等大型祭祀以及五谷咒、覓魂、召集祖先等喪葬儀式,表演趕尸特技。祭祀時用漢語演唱頌詞為“巴代扎”,稱之客老司,操辦還儺愿、安龍、謝土、驅天狗、驅猖鬼、清凈齋、趕鬼邪、架橋、祭土地等活動,表演撈油鍋、踩鏵口和上刀梯。祭祀演繹著崇拜自然與先祖,儀式有祭祖(祭蚩尤、祭家先等)、祭神(山神、雷神、谷神、土地神等),祭節慶(春節、清明、吃新、重陽等)、椎牛、椎豬、接龍、還儺愿、寶東齋(又叫洗屋)、跳香等。祭祀穿插表演上刀梯、踩火犁、銜紅鐵、下油鍋、吐紅火、吃竹簽、秤桿提米壇、神力定雞等巫儺絕技。

  巫儺文化作為人類進步發展“活化石”,跨越文明進步不同歷史時期,處于兩個時空世界,一部分仍停留在原始思維、巫音、巫舞中,至今尚有諸多未解之謎,另一部分已邁進新時代現代生活和藝術殿堂。

  苗族自然崇拜圣山,彰顯著神秘感和鮮活感。

  雙主峰雙天眼,奇峰峻拔遒勁,巍然聳峙,意蘊玄妙。

  祖公山,海拔1125.2米,突起直立,穩如泰山,航海燈塔,定海神針,形如“山”字,又似天人石硯、筆架,成登天逼日之勢,顯雄性陽剛之氣。尤其是主峰下部直立崖壁兩個一大一小巖溶穿洞“天窗”,靠近祖婆山的大,遠眺如橫臥“呂”字,或許“呂洞山”源自于此。

  當地人稱“呂”字穿洞為圣山慧眼。這雙向天而生“天眼”洞察世界,問鼎天庭,參兇神驅惡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與貴州天眼射電望遠鏡一樣,遙望連通宇宙蒼穹,接收天外來客信息密碼。時刻靜觀人世間,呵護一方水土,用自己甘甜乳汁造化養育當地人。

  晴天可領略透過阿公山“天眼”縷縷陽光,如聚光燈般照射在森林峽谷,驚嘆“天窗之光”之神奇。

呂洞山主峰祖公山 伍偉 攝
呂洞山主峰祖公山 伍偉 攝

  祖婆山,海撥1227.3米,與祖公山并肩相依,形如巨型天然“金字塔”或“文筆峰”,高聳云天,又似天人倒插的“毛筆”。原來呂洞山是天人“聊齋”,神仙在此潑墨書寫大美山水畫卷。

  正應人間“女大三抱金磚”,以仁的德行依戀輔佐著祖公山,夫唱婦隨,相敬如賓,以博愛敞開胸懷擁抱寰宇,彰顯著億萬年??菔癄的愛情。

  千百年來將阿公山、阿婆山奉為圣山、靈山、福地,常在此舉行求雨、祈福、祈禱、消災等祭祀。

  阿婆山山腰“雷公洞”,又稱“求雨洞”,傳說雷神和龍王居住的神仙洞,祈雨必靈,求福必至。

  洞處于距今5.42-5.13億年寒武系清虛洞組厚層灰巖地層,巖溶發育,鐘乳石、石筍隨處可見,洞連著洞,洞疊著洞,四通八達,深不見底,猶如迷宮。洞中風聲、水滴聲、流水聲不斷,有地下伏流、陰河和瀑布,與呂洞山脈溶洞陰河相通,直達峽谷溪河。

  從前每逢干旱,方園數百里居民通過巫師引領,有的直接來到洞中舉行祭祀求雨,有的在當地最高處設祭壇求雨,派人悄悄來洞里捉一只小動物,比如,螃蟹、青蛙、螞蚱等,帶回放入祭壇事先挖好的小坑,洞中龍王就會隨之而來下場大雨解救小動物。傳說洞中小動物為龍王蝦兵蟹將。舊時湘西缺醫少藥,當地人出現小病小痛,也會前來洞中接取鐘乳石滴下來的水珠當藥服飲。

  阿公山阿婆山歸于大自然鬼斧神工,億萬年來自然力不斷潤色調景,有輪有廓,似人像物,惟妙惟肖,唯美獨尊。

  處于山峰之巔,“離天三尺三”,猶如站在巨人肩上,萬般皆腳下,與云雨為舞,心曠神怡,詩與遠方油然而生。

  群山跌宕起伏,峽谷縱橫交織,一山連著一山,一峰較著一峰比肩,溪河在山谷蜿蜒曲折呈放射狀流向遠方,山山水水似萬馬歸巢、群龍戲珠,向著呂洞山集結朝拜。

  雨后晴天,沸騰群山,云騰霧奔,峻嶺疊翠,一幅幅壯美山水圖就在眼前。

  陣陣風吹拂而來,似乎訴說這里遠古故事。

  遠古太陽歷傳承圣地,見證古苗族文化智慧。

  苗族太陽歷彰顯“一分為三、三位一體”生成哲學觀和“九卦”立體思維觀。以十二生肖“授時歷”,以房屋方位與十二生肖計算時、日、月、歲,以太陽光照射光影在房屋內外位置變化計算一天時辰。

  呂洞山周邊五行苗寨就是依照苗族遠古太陽歷進行推演布局傳承的人文地理標志。

五行苗寨水寨——呂洞山村 江石凌 攝
五行苗寨水寨——呂洞山村 江石凌 攝

  苗族先民以呂洞山為中心,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原則,布局金木水火土五行苗寨(金寨夯吉村、木寨梯子村、水寨呂洞村、火寨大烽村、土寨十字坪村),將太陽歷與世居于此苗族吳龍廖石麻五大族姓及五行苗寨逐一對應,全方位融會貫通苗族古歷“道”。

五行苗寨金寨——夯吉村 江石凌 攝
五行苗寨金寨——夯吉村 江石凌 攝

  根據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苗族太陽歷最早記載于《山海經》,運用時間上溯可達一萬年,止于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與古埃及太陽歷一樣古老遠古,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太陽歷還要早3800多年,每年(歲)365日,4年一閏。古埃及太陽歷閏年附加日6日,苗族古太陽歷閏年附加日1日。苗族古太陽歷與太陽回歸年長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1460年(歲),準確率高”。

  民間祭祀建房婚喪擇吉活動遵循苗族古太陽歷法則,苗族古太陽歷對從事農業生產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正如李國章在《中國古代苗族天文歷法研究》稱:“湖南呂洞山苗寨是中國遠古太陽歷傳承的圣地”。

  古苗寨大觀園,充滿著遺風逸塵的民俗風情。

  苗族文化獨樹一幟,自然、人文、歷史等遺跡遺存、遺痕遺風豐富多樣,底蘊深厚,歲時節慶鮮明,風俗習慣特別,民風民俗古老純樸。

  苗歌、苗舞、苗鼓、苗服、苗飾、苗畫、苗武術、民俗、苗醫藥具有原生態性。比如農耕文化,刀耕火種(又稱“破火畬”)、開秧門、敬奉五谷神與土地神、除夕聽鳥叫報年成、冬藏、取巖灰、占候、圍獵、狩獵禁忌等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末期。

  苗族祖祖輩輩受山水靈氣熏陶,崇拜山水,崇尚自然,樂觀開朗,追求鬧熱,能歌善舞?!盁o歌不成苗、無鼓不成苗”。自古以來祭祖娛神、喜慶豐收、紅白喜事等活動,苗家人都會盛裝傾情參與,如詩如畫,如歌如酒。

  長此以往,久而久之,約定成俗,就形成月月有節慶活動的獨特習俗。諸如,過苗年,過年“吃刨湯肉”,正月十五“過月半”,清明“挑蔥會”(又稱“清明歌會”),四月八牛王節,桃花會,農歷六月第一個卯日“吃新節”,趕秋節(又稱“趕場秋”),重陽節圣山祭祖等。

  以呂洞山為中心,周邊散落著眾多歷史遺跡。諸如,印山臺古城遺址,苗疆邊墻,原生態古苗寨村落群。

呂洞山古苗寨
呂洞山古苗寨

  歷史上苗族抱團,自我封閉,與外族往來少,但強悍爽直,吃苦耐勞,孝道和諧,不輕易舍棄先祖,以祖居之地聚居。苗寨村落緊湊別致,素有“張家界的山,九寨溝的水,呂洞山的苗寨格外美”之說。

  古苗寨彰顯“智與美”融合。依山傍水,因形就會,錯落有致、一個朝向,就地取材,木材石頭,桐油養身,石屋瓦屋,籽蹬青瓦屋,吊腳樓,五柱六掛或七掛或八掛,層次感強,極具視覺沖擊力。

  還是“和與美”典范,和諧、優雅、祥和。數十戶、甚至數百戶民居前后搭界、左右相連、唇齒相依,村寨空間綜合利用率高。同姓或多姓聚居,不管同姓還是異姓、不管苗族還是土家族漢族都是命運共同體,和睦相處,團結齊心,一家有事,舉寨相助,一家號召、全寨回應。

  苗家祖先建寨初衷防范土匪入侵,建寨后功能不斷拓展,生活空間和信息生產資料共享,勞動成本降低,安全感和諧感增強。每一戶生活空間和生產資料全寨都可共亨。出行道路、開山劈石、取水通電、抗御自然災害等共建共擔。

  隨著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等戰略實施,新建木屋石屋減少,民族特色樓房取而代之,新時代苗寨激情飛揚。

  保靖黃金茶原產地“祖藉地”,充滿著榮耀感和標識度。

  保靖黃金茶古茶園及種子資源的母本、母種、母株均在黃金村。7塊古茶種質資源園(龍頸坳、格者麥、德讓拱、庫魯、夯納烏、團田、冷寨河)是最稀缺最鮮活的財富和遺產。2057株建檔古樹,樹齡在74年至414年間。其中1號“黃金古茶樹王”,樹齡414年,樹圍徑1.2米,主干圍徑1米,高4.5米。

  2000年湖南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進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全國茶葉中屈指可數。

  保靖黃金茶成為一種活態植物,能喝能品能賣的文物。

  苗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高低錯落有致,與茶山茶園交融,相得益彰。諸如,呂洞山五行苗寨就是茶葉福地,苗家祖先用茶葉來命名金寨夯吉苗寨,“夯吉”苗語“茶葉的山谷”之意。

  茶園土壤母巖源自距今10—8億年湘西古老的板溪群變質巖、距今8—6.85億年震旦系南沱組冰磧巖層和陡山沱組含磷礦巖層以及寒武系古老地層,富含硒、磷、鉀、鋅等數十種已知和未知微量元素。南沱組冰磧巖層,冰封地球留下的“傷痕胎記”,由其風化而成土壤具有豐富神奇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蘊涵著“冰真”氣息和遠古密碼?!氨虼笫录毙纬傻哪香M冰磧巖層和陡山沱組富含磷巖層風化而成的土壤,猶如東北“黑土地”,保靖黃金茶天生優質“基因密碼”之一。

  遠古地質傳奇,充滿著時光穿越感和體驗感。

  巖溶喀斯特峽谷遺跡獨特,古老地層地質博物館,世界地質公園組成部分。

  地球上三種巖石均有出露,除了大面積寒武系沉積巖和距今8—4.85億年震旦系外,傍海(螃蟹寨)村可見距今10—8億年板溪群淺變質巖,葫蘆堂朗(螳螂)、大巖等村可見巖漿巖基性輝綠巖體。

  從地質構造運動角度,宏觀上屬于中生代以來形成的新華夏系巨型多字型構造,即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地質研究發現距今5.42—4.1億年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古揚子準臺地處于同一構造沉積演化階段,武陵山區位于準臺地邊緣斷陷盆地,且湘西彼時處于南半球赤道附近,歷經數億年板塊飄移才來到北半球現在位置。

  華南板塊(古準臺地)漂移中自身伴有海相地槽抬升陸地過程,先后發生武陵、雪峰、揚子—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6次造山構造旋回運動,致使湘西這片完好大地“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由斷裂、褶皺等地質構造形成武陵山腹地湘西弧形構造帶,呂洞山周邊產生了北東方向花垣——張家界(大庸)—慈利、古丈—鳳凰等區域性深大斷裂帶及古丈復背斜等一級構造,呂洞山正處于上述兩條大斷裂“真空”地帶,斷層褶皺構造影響較弱,地層構造相對簡單連續。

  板塊碰撞加劇火山活動,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溫急速回升,全球變暖致冰川融化,溫室效應加劇,致使地球史上多次發生生物大滅絕悲劇。海水中鈣與二氧化碳持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鹽,猶如水垢一樣不斷沉淀在海底,隨著地殼運動和成巖作用形成巨厚碳酸鹽巖層。比如,當今湘西大面積地表出露的石灰巖、白云巖地層。

  板塊飄移與6次造山構造運動疊加,經歷庖丁解牛般千刀萬剮,如同粉碎性“骨折”,石崩瓦解,傷痕累累,形成了呂洞山多種多樣、神奇美麗的地質遺跡。一方面,加劇巖石地層發生區域變質作用,形成呂洞山鎮傍海村出露的距今10-8億年板溪群馬底驛組淺變質巖層,另一方面,斷裂致使火山基性巖侵入形成葫蘆鎮堂朗村出露的輝綠巖巖漿巖體。巖溶風化作用不甘寂寞、乘人之危,“傷疤上撒鹽”,形成呂洞山喀斯特奇特地勢地貌。

呂洞山云海
呂洞山云海

  從地質地層分布來看,祖公山祖婆山為距今5.13-5億年中寒武統熬溪組、花橋組地層,周邊為中上寒武統熬溪組、花橋組、車夫組及比條組地層。峽谷至河床可見距今5.42-5.13億年下寒武統清水洞組、杷榔組(石牌組)、牛蹄塘組地層。其中中上寒武統4個組地層名都是以保靖、永順縣地名來命名的,換句話說,上述四個地層地質標準剖面就在保靖、永順。

  再向黃金村、葫蘆、吉首隘口、古丈萬巖方向可見距今10-5.42億年元古界板溪群(青白口系)馬底驛組、震旦系南沱組、陡山沱組和燈影組地層。距今10-8億年馬底驛組為紫紅色薄—中層條帶狀含粉砂質板巖,為淺海相沉積,華南板塊(江南古陸)之基底。距今6.85億年南沱組為冰磧巖層,灰綠色-淺紫紅色綠泥石板巖、含礫砂質板巖及泥砂膠結冰磧礫巖。陡山沱組為泥質灰巖,富含磷礦、錳礦。燈影組底部為灰黑色薄—中層含黃鐵礦石英粉晶白云巖、中部黑色炭質板巖夾硅質巖、上部灰色薄層含黃鐵礦粉晶白云巖。下寒武統牛蹄塘組為灰黑色薄層炭質頁巖夾硅質巖,富含釩礦,區域里夯沙、吉首已略己探明釩礦床。石牌組(杷榔組)為薄—中層狀、紋層狀頁巖、泥晶灰巖,上部為薄—厚層鈣質粉砂巖。清虛洞組為灰黑色薄—中厚層泥晶含炭質含泥質灰巖,鉛鋅礦脈發育,區里及周邊花垣鉛鋅礦床均產自此地層。熬溪組為灰色中層狀泥晶白云巖夾鈣質頁巖、灰色厚層狀微晶白云巖、灰黑色泥質白云巖?;蚪M為暗色薄層、紋層狀微晶灰巖、泥質灰巖,屬于細粒結晶的碳酸鹽濁積巖。車夫組深灰色、灰黑色薄層紋層狀粉晶泥質灰巖,厚—巨厚層細晶白云巖,夾竹葉狀(礫屑)粉晶灰巖,為大烽沖峽谷地質遺跡“月穿巖”成巖地層。比條組為青灰—灰白色塊狀泥晶灰巖、白云質灰巖,底部夾青灰色薄層狀條帶狀泥晶灰巖。呂洞山峽谷河床底部出露下寒武統牛蹄塘組、杷榔組(石牌組)、清虛洞組等地層,其中杷榔組頁巖富含排吾都勻盾殼三葉蟲化石,自河床垂直向上,兩岸懸崖峭壁均為寒武系下統清虛洞組巨厚層灰巖。上述地層中黑色頁巖易在上升洋流影響明顯的中低緯度近海盆地沉積,黑色頁巖富含有機質,且更易在厭氧環境下保存。

  寒武系清虛洞組、杷榔組(石牌組)、比條組薄層灰巖、鈣質頁巖,具有遠古地質意義和實用價值。鳳凰、吉首鄉村石頭民居都是采用寒武系清虛洞組、比條組薄層灰巖、泥質薄層灰巖及杷榔組(石牌組)頁巖作石材。

  域里上寒武統車夫組和比條組碎屑灰巖、竹葉狀灰巖屬于斜坡海相碳酸鹽沉積。所謂竹葉狀灰巖就是由扁礫被鈣質膠結而成的礫屑灰巖,礫屑為扁圓或長橢圓形,垂直層面切開形似竹葉,大小不一,磨圓度高,其表面常有一層紫紅色或黃色鐵質氧化圈,制作工藝品非常精美。

  鄉愁滿滿,充滿著時過境遷的懷舊感。

呂洞山指環瀑布 米躍進 攝
呂洞山指環瀑布 米躍進 攝

  呂洞山與周邊綿延起伏的綠色山體山脈、峽谷、蜿蜒曲折溪河及千古五行苗寨有機連體、同框同生,自然與人文充滿著矛盾與和諧、靜謐與動感,集福地、寶地、洼地及高山于一地。這里屬于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氣候,沉郁空寂,嶙峋峭壁,峽谷臺地,苗家古寨,茫茫林海,溪河瀑布,山水生態秘境,終年云霧繚繞,變幻無窮。集峰、石、泉、溪、云、林、寨、雄、奇、秀、險、幽于一體。諸如,大烽沖峽谷指環及布瓦壁瀑布,巖溶穿洞--月穿巖,木芽無蚊村等。

  古樹群落,1344棵,一道靚麗風景線,主要集中在水寨呂洞村(1036棵)、夯沙村及金寨夯吉村,有橡子樹(372棵)、栲樹(145棵)、烏岡櫟、黃連木、楓樹、糙葉樹、光葉櫸、黑殼楠、湖北鵝耳櫪、利川潤楠等20余種,樹齡千年以上3棵,1000-500年以上近30棵,500-300年達400多棵。

  這里是神仙居住的圣山,也是風雨眷戀的地方,亦是巖鷹、獼猴等動物樂園,更是苗族家園。古苗寨承載著鄉愁記憶,山寨布局及民居建筑遵循五行風水,民風民俗在百姓生活日子里傳承延續。

呂洞山晨曦
呂洞山晨曦

  走進呂洞山可邂逅一場視覺、康養、美食、休閑、挑戰、刺激、精神于一體“盛宴”。秋韻皴染時,層林盡染,風情萬種,云霧翻騰,煙雨朦朦,畫廊長廊難以描摹狀貌、洞幽察微,急竹繁絲演繹不絕其詩與遠方。風雨雷電在此任性,隨時隨地光臨,冰雪總會如約而至,冬韻在此棲居約會,給呂洞山換裝,讓其披上美麗銀裝。夏日彩虹也從不失約,轉瞬即來即逝,來時不經意,去時變幻莫測,總是與太陽、云雨、雷電不約而同聯手即興作畫,用神來之筆畫上七彩超大拱形“天門”,給呂洞山裝點一幅幅彩色窗簾,夢幻泡影,若即若離。還有煙雨美景、催人醒的朝霞、醉人的晚霞,大自然特別關愛呂洞山的神跡神畫。

  呂洞山,湘西重要人文地理地標,充滿著詩與遠方。

  景色峻美神韻之山,神秘浪漫之地,文化深厚之園,苗族之原鄉。

  矗立于綠水青山中的定海神針,鑲嵌在武陵山腹地的綠色寶石,大山深處天生“天眼”,綠色海洋中“泰坦尼克號”。

  在這里,山與水相廝相守,與森林相逢相伴,歷經地球運動、水、風等自然力蹂躡磨礪和滄海桑田,守望著人類進化進步。

  這里苗族熱情奔放、執著齊心、純樸燦烈,幾乎把日子過成節日,生活豐富多彩,充滿著詩情畫意。

  文人墨客、“巴代”巫師及苗族先民演繹傳承傳奇、愛情及離愁最古老的地方。遠古至今,斗轉星移,一代又一代上演著人間悲歡離合和美麗動人的故事,古苗寨、百蟲宴、鼓舞、詩歌、民風、民俗等都是傳奇寶典,舊的傳奇故事不斷沉淀,新的傳奇故事不斷湧現。

  傳奇故事多維度多視角穿越時光隧道,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處遺跡、每個山寨都蘊涵著歷史印記,可從主峰、山脈、溪流、苗寨人家開始,亦可從億萬年地質遺跡開始,通過對地質遺跡“望聞問切”,追尋億萬年地質傳奇,探秘10—4.85億年前海洋世界,還原遠古呂洞山,與當時海洋霸主——三葉蟲親密對話,講述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故事。

  到呂洞山,讓山顯靈、讓水起舞、讓石頭說話、讓化石復活、讓巴代演繹,開啟朝圣之旅、文化之旅、康養之旅、探幽之旅、鄉愁之旅、體驗之旅……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