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列夕 地質傳奇古鎮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23日 09:29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2年09月23日 09:29

  列夕,土家族語意為“河坎上的寨子”,即牛路河(猛洞河)岸上村寨。

  地處永順縣西南部,東與高坪鄉、芙蓉鎮隔河相望,北與撫志鄉相連,南與保靖縣、古丈縣毗鄰,西與澤家鎮接壤,現隸屬芙蓉鎮,距鎮區和高鐵站不到6公里。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里的古鎮,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地質遺跡豐富多樣,具有世界意義和價值,擁有億萬卷“無字天書”,集地質文化、土家族人文歷史于一體,充滿遠古地質傳奇。

  列夕,古丈紅石林連體“兄弟”。

  典型紅色喀斯特巖溶谷坡臺地地貌。

  站在列夕大橋觀古鎮,雄奇的“一”字型山嶺格外養眼,古鎮就躺在“一”字型山嶺下的遠古紅色巖石上?!耙弧弊中褪巧綆X山脈展布與地層走向基本一致,再加上風化夷平作用所致。

  空中鳥噉,“一”字型山嶺與猛洞河大拐彎相交,古鎮位于猛洞河峽谷拐彎西岸,與酉水南岸古丈老司巖古村隔河相望。整個古鎮基礎基巖都是距今4.85—4.58億年中下奧陶統大灣組、枯牛潭組、寶塔組及紅花園組紫紅色灰巖,民宅基腳、古街石板、古碼頭石階都是紫紅色灰巖石材。

  周邊還有紅石林、峽谷及巖溶洞穴景觀,比如,猛洞河峽谷、酉水峽谷及神仙洞等。列夕紅石林屬于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紅石林園區范圍,紅石林自古丈穿過酉水延伸至列夕,再往北經過克比、科比、那丘等地石林,都是紅石林家族“孿生兄弟”。

  列夕紅石林景觀具有科學、美學、觀賞價值,和古丈紅石林一樣具有世界意義。巖石地層與其一脈相承,為距今4.85—4.58億年中下奧陶統紅色碳酸鹽巖,以大灣組地層為主體。其中,大灣組為一套特殊陸源碎屑與碳酸鹽巖混合的臺地相沉積,即紫紅色夾灰綠色中厚層瘤狀泥晶泥質富鐵灰巖,夾紫紅色薄中層含生物屑泥晶灰巖??菖L督M為紫紅色、灰綠色龜裂紋狀、豹紋狀泥晶含泥質富鐵灰巖,夾含生物屑、紫紅色薄層泥晶泥質灰巖。寶塔組為中厚層龜裂紋含生物屑泥晶灰巖,夾薄中厚層瘤狀泥晶含泥質灰巖。紅花園組為一套深灰色塊狀粒屑亮晶灰巖、粒屑粗晶含白云質灰巖。周邊還有南津關組地層出露,為一套深灰色厚層粉晶灰巖、灰白色厚層細晶白云巖。

  根據湘西世界地質公園2018年9月正式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申請書》:園區在中奧陶統大灣組沉積了一套臺地淺灘相紫紅色瘤狀泥灰巖、泥質灰巖、泥灰巖,展示了其特殊罕見的氧化沉積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全球意義。湘西紅石林位于酉水和猛洞河峽谷兩岸的谷坡地帶……,成為全球碳酸鹽巖石林模式地,也是中國南方喀斯特演化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公園內科學價值突出、最具全球代表意義的巖溶地質遺跡之一。此外,與酉水南岸古丈紅石林相連的全球寒武系苗嶺統古丈階“金釘子”(GSSP)標準剖面隔河相望。

  列夕紅石林和峽谷臺地巖溶地質遺跡模樣歸功于地球造山構造運動和水的“魔力”。

  地質研究發現距今4.1—5.7億年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古揚子準臺地處于同一構造沉積演化階段,武陵山區位于準臺地邊緣斷陷盆地,且酉水流域彼時處于南半球赤道附近,歷經數億年板塊萬里飄移才來到北半球現在方位。

  古準臺地板塊漂移中自身伴有一個由海相地槽抬升陸地過程,先后發生武陵、雪峰、揚子—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6次造山構造旋回運動,板塊之間碰撞加劇火山活動,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溫急速回升,全球變暖致冰川融化,溫室效應加劇,致使地球史上多次發生生物大滅絕悲劇。大氣中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地球生物利用進入有機碳循環,大部分進入大自然漫長而立體的無機碳循環,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碳中和”過程,一方面,二氧化碳與海水中鈣持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鹽,另一方面,大氣中二氧化碳溶入水沖刷陸地含碳石灰巖、白云巖,形成碳酸鹽通過河流流入海洋,這樣,海洋成為二氧化碳的第二故鄉,二氧化碳歸宿地之一,碳酸鹽猶如水垢一樣不斷沉淀在海底,隨著地殼運動和成巖作用形成碳酸鹽沉積巖層。比如,當今列夕及周邊地表大面積出露的石灰巖、白云巖地層。

  距今2億—6500萬年古揚子準臺地遭遇燕山、喜馬拉雅等造山運動,致使區域內斷裂褶皺發育,形成著名的湘西弧形構造,列夕正位于弧形構造中的花垣—張家界(大庸)—慈利、永順—保靖等深大斷裂活動帶上。6次造山構造運動將武陵山區原本完好無損的大地折騰得傷痕累累、體無完膚,隆起大大小小此起彼伏山脈,形成群山沸騰、峽谷縱橫、臺地縱然的地勢地貌。

  酉水和猛洞河,億萬年水與山石之間恩恩怨怨對抗摩擦親熱的結果;巖石一而再三地包容謙讓、水不斷得寸進尺取得榮光的結果。

  從地質意義上來說,酉水和猛洞河都是幼年期的次成河,水對巖石死纏爛打繼續升級,山石已踏上山崩石解節節敗讓不歸之路。

  水具有無孔不入、水滴石穿、無堅不摧、鬼斧神工的“釘釘子”韌勁,巖石一味地退讓給水增添了一往無前的魔力,山石自身底線失守崩潰。長此以往,久久為功,巖石不斷融于水中被帶走,如同水煮青蛙,量變到質變,巖石不斷被水沖刷成孔、縫、口、管、洞。水讓孔洞變成漏斗、天坑、陰河,最后徹底擊穿山腹,磨垮山巔,沖破山粱,天坑連通、天坑變峽谷。水浸變水滴、水線、水流,涓涓細流變成溪河,地下潛流、伏流變成地表溪河,溪河不斷沖刷切割河床及兩岸山石,河道不斷變深變寬。條條溪河注入猛洞河等支流,猛洞河匯聚至酉水,從湘西奔向沅水進入洞庭湖,再從長江奔向大海。

  列夕古生物動物群,世界級自然遺產,新時代新征程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科學發現之一。

  2022年7月13日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專家方翔領銜,聯合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和湖南省博物院等機構14名知名學者發布了一件令國人興奮自豪、轟動一時的重大消息,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發表了《列夕動物群:華南下奧陶統新的特異埋葬化石庫》綜述性論文。

  在全球地質與古生物學術界、世界地質公園,在湘西引起強烈反響,猶如石破驚天,一石激起千層浪,產生“轟動效應”,從此列夕“一舉成名天下知”。

  化石是保存在沉積巖層中古生物遺體、遺物和活動痕跡。走過46億年的地球上曾經生活著海量級古代生物,但歷經滄海桑田、新陳代謝,古生物中的“幸運兒”就成了化石。據有關專家研究分析,“幸運兒”概率為萬分之一。古生物成為化石屬于小概率事件,化石富集成群更是小小概率事件,多門類生物集結成古生物化石群,全球珍稀罕見。

  列夕動物群是距今4.75億年奧陶紀早期重要的多門類特異埋葬動物群。根據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介紹:目前全球范圍內寒武紀特異埋葬化石庫發現較多,但奧陶紀特異埋藏化石庫發現屈指可數,奧陶紀早期的更是罕見,最具早奧陶世代表意義,其發現更具重大里程碑意義。這是大自然對列夕的眷戀恩賜。

  4.75億年前列夕動物群所在的華南板塊揚子準地臺位于赤道附近低緯度地區,彼時湘西處于一片陽光充沛、氣候溫暖的開闊淺海環境。從地質與古生物角度,比位于古南極附近的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英國威爾士的Afon Gam動物群更加特殊和珍貴。距今4.85-4.7億年奧陶紀早期是古生物學術界研究距今5.42-2.5億年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動物群起源和奧陶紀生物輻射早期機制的關鍵時段和重要節點。

  列夕動物群地質時代通過牙形刺和筆石等古生物化石組合分析判斷為4.75億年,比奧陶紀生物大規模繁榮的主要時段早了500-1000萬年,特異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紀的孑遺類群,還有大量奧陶紀的新生類群,為寒武紀到古生代末期2.92億年新生動物類群對原有部分動物類群演替研究提供了新證據,揭示了奧陶紀生物大繁榮早期海洋生物輻射式擴散特征。

  到目前為止,列夕動物群中已發現許多特異埋葬型動物化石的典型代表組合,比如,大量保存完整且具有吻部等細節構造的鰓曳動物“古蠕蟲”,身體柔軟的“奧托蟲”以及外形如身披盔甲“短劍蟲類”等。還發現保存完整、身體由多邊形骨板包裹的棘皮動物“海林擒”、“海囊盤”;也發現大量大大小小、形態各異且保存精美的三葉蟲化石,特別是保存有腸道等軟體組織的珍貴標本。根據介紹,列夕動物群已發現節肢動物、海綿動物、棘皮動物、鰓曳動物、環節動物、刺胞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苔蘚動物、半索動物及脊索動物等11個門一級生物類群。既有海洋中游動或漂浮生活的,還有大量在海底自由爬行的,更有在淺海底泥沙中鉆洞生活的“內底棲”動物,亦有固著在海底生活的“底棲固著”動物。猶如一個海洋動物世界,生物多樣,包羅萬象,比較完整還原彼時海洋生態系統。

  距今4.75億年古生物化石群賦聚于列夕澤龍坪附近下奧陶系統馬刀峪組,該地層為青灰色粉砂細晶泥灰巖夾薄層淺黃色粉砂巖,不僅富含三葉蟲,還保存不少形似蚯蚓的生物化石,故稱之為“特異埋葬化石庫”。所謂“特異埋葬化石庫”就是保存大量完整化石甚至生物軟組織的的化石庫,能更加完整反映當時海洋生物組合及生態系統特征。

  在地質與古生物界,與國內著名澄江動物化石群、貴州黔東南州凱里生物化石群一樣具有世界影響力。澄江動物化石群,世界自然遺產,其發現轟動了國際科學界,被譽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見”、“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揭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奧秘的金鑰匙。2012年7月1日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中國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貴州黔東南州凱里生物群為距今5.2億年中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群。地質時代介于距今5.05億年中寒武世加拿大布爾吉斯生物群和距今5.3億年云南澄江生物群之間,三者構成世界三大頁巖型生物群。凱里生物群包括11大門類、120多屬動物化石。除娜羅蟲、微網蟲、奇蝦蟲、古蝠蟲、奧托也蟲等外,還發現節肢動物、水母狀動物、棘皮動物和軟軀體等化石,其中微網蟲、奇蝦類等為首次發現。凱里生物群對科學研究生命起源與演化、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等具有重大意義。

  列夕動物群,第一時間發現是我們湘西人。2020年初,我州科普愛好者龍曉紅等在距曾家坡以西約4公里處的澤龍坪發現了一處三葉蟲化石新產地,并及時報告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和湖南省有關專家。雖然三葉蟲與曾家坡發現的種類、保存狀況相近類似,但巖層巖性有變化、化石有新種類。澤龍坪巖層巖性為下奧陶統馬刀峪組青灰色粉砂細晶泥灰巖夾多層薄層淺黃色粉砂巖,除富含三葉蟲外,還有許多保存完好形似蚯蚓的生物化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專家后來將這類“蚯蚓”化石確認為古蠕蟲(Palaeoscolecid)。古蠕蟲類化石在距今5.3億年早寒武世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距今5.2億年早寒武世中期貴州凱里生物群大量發現。古生物學認定大量保存完整的古蠕蟲類化石出現就是特異埋葬化石庫的典型標志。

  看來我們湘西大山深處許多珍稀資源尚未人識,許多謎團奧秘尚未揭露,需要更多專業有心人士去研究發現。堅信今后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驚人發現”。

  列夕三葉蟲化石,古生物化石的佼佼者。

  三葉蟲化石具有科學研究和觀賞收藏價值,深受國內外地質博物館青睞。

  距澤龍坪不遠的小溪村曾家坡下奧陶統分鄉組三葉蟲化石賦聚,其個體普遍較大,為湖南出產的代表性化石種類之一。目前國內最大三葉蟲化石就是在列夕發現的,許多國內外地質博物館都收藏有列夕三葉蟲標本。

  1978年6月開展地質普查時,地質工作者在列夕鄉附近灌木叢生中的礫石堆偶然發現一塊青石板上有一枚長17厘米、寬13厘米左右的完整三葉蟲化石。1979年12月潘東初和王世讀等地質工作者再次來到列夕,在小溪村曾家坡附近山坡上追索到了富含三葉蟲地層,即下奧陶統分鄉組青灰色薄層細粉晶泥灰巖地層。經過專業采集發現大量保存完整的三葉蟲化石,其中最大一只三葉蟲長27厘米,寬18厘米,其身上還趴著7、8個呈相互依偎狀的小三葉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1981年湖南省地質局通過區調工作對所發現三葉蟲化石進行系統研究,分別確認命名為列夕蟲、永順擬櫛殼蟲、高雅小櫛蟲、粗面副四川蟲、列夕小安南蟲等,并在《湖南古生物圖冊》公開發表。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地質部門曾有序采集三葉蟲化石,為國內諸多博物館提供標本。后來因管理不規范,列夕三葉蟲化石流入社會市場,曾被私家收藏,有的被加工成工藝品供觀賞。

  自建立地質公園以來,當地依法開展列夕古生物化石保護,禁止非法采集,化石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一個人成功不會一帆風順,一個人才華也不會與生俱來,需要奮斗與伯樂。

  一個地方能否繁榮聞名,除了天生地理條件外,需要不斷釋放做強本土優勢,當然還有大格局大環境大氣候影響。

  有道是“三十年河四十年河西東”。隨著地理交通經濟格局變化,列夕行政區劃不斷在改變,時而被升格,時而被邊緣化,唯有不變的是其深厚人文、地理空間及珍稀資源。

  “藏在深山人未識,終有時日露崢嶸”,隨著有緣“伯樂”到來,特異埋藏古生物群公諸于世,地質資源世界價值和意義得到認定,正應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并與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紅石林疊加,列夕已成為國際地學界“熱土”,屬于列夕的時代即將來臨。

  走進列夕,感受昔時土司商業貿易和土家族族訓家教文化氣息,來一場與紅石林及化石的遠古對話,探秘4.85—4.58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還原遠古列夕生態環境,讓距今4.75億年列夕古生物動物群——“海洋主人”開口說話,講述漫長地質演化史和遠古海洋故事。甚至可以來一個列夕三葉蟲專場,感知彼時“海洋霸主”三葉蟲的真容和風彩。

  如今隨著交通條件逆轉趨利和資源優化轉型升級,特別是進入高鐵時代,對于列夕應拭目以待,古鎮一定會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迸發新的活力和魅力。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高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