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古丈毛尖 古愨古韻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05日 09:15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2年08月05日 09:15

  古丈毛尖,悠悠古韻,源自厚重人文歷史,古山古巖,古跡古存,古法古藝。

  土壤母巖為距今16—10億年湖南省最古老的元古界冷家溪群地層和距今8—6.85億年“冰球大事件”形成的震旦系冰磧巖地層及含磷礦地層,富含硒、磷、鉀、鋅等數十種已知和未知微量元素及礦物,蘊涵著“冰真”氣息和遠古密碼。

  茶葉在蘊藏珍稀遠古土壤的生態秘境生長,吸天地之靈氣,自然天成,傳統古法手工工藝涅槃重生,禪韻詩意賦能,還有古樸神秘飲茶習俗,加上厚重人文歷史,古愨誘人,馥郁芳香,生態好茶。

  品味古丈茶,猶如穿越時光隧道,品讀地球人文歷史,體悟“冰真”古茗古香。

  古丈毛尖,滄桑厚重,遠古幽深,與戰國、秦、漢、巴楚、土司等文化源遠流長。

  茶,最早有文字記載始于商朝,距今3000多年歷史。商朝以前,視茶為珍物,用作祭祀。商周為茶原始發現利用期,以咀嚼鮮葉、煮成菜羹、熬煮茶水為主?!对娊洝吩唬骸坝枋洲讚?、予所捋荼?!痹a巴蜀,周朝巴國已種植茶朝貢周王,由西南向東輻射拓展傳播開來。

  茶,興于唐,盛于宋,繁于當代。公元6世紀,茶作為文化交流傳入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

  武陵山區,茶飲用與栽培歷史久遠,可溯及先秦時期。茶葉界公認世界上最適宜茶樹生長地方之一,綠茶黃金產區。據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先秦時期,地處巴蜀一帶武陵山區就已經“土植五谷,牲具六畜……丹、漆、茶、蜜、靈 ……皆納貢之……園有芳蒻、香茗……”

  古丈縣地處荊楚武陵山腹地酉水流域,南方古絲綢之路、黃金水道及古軍事要塞上,地緣與巴蜀臨近,近水樓臺先得月,種植制作茶葉自然而然來得早。

  巴楚諸侯之間戰事催生古丈茶發展。戰國時期酉水為巴楚爭霸之地,巴軍與楚軍在酉水流域進行血腥鏖戰,河西白鶴灣曾為巴軍軍事據點,后來“巴人后遁而歸”,巴軍失利取道沿花垣河至茶峒返回川東。戰事期間,巴人將種茶制茶技術和飲茶風俗傳入酉水古丈。古丈河西白鶴灣戰國古墓群出土千余件文物還原了這一史事。楚、巴、土著遺物共存一墓,諸如,短柄巴式劍、雙箍楚式劍、肖形白虎印。出土茶壺、茶杯、茶灶鍋(冥器)、茶井(冥器)等陪葬文物為證。

  三國《廣雅》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比龂鴷r武陵郡地屬荊州,理所當然包括古丈。溪州酉水流域,諸葛亮運籌帷幄的軍事管控區,說不定孔明先生還品飲過古丈茶。

  秦朝,世界茶文化策源地。秦朝統一中國后,種茶制茶飲茶在長江流域傳播開來。武陵山區,種茶制茶飲茶先行傳播區,茶葉發源傳播中心之一。明代顧炎武《歸知錄》記載:“秦人取蜀,始知茗飲事”。2000多年前里耶秦簡記載:“遷陵以郵行洞庭”,當時地處酉水遷陵(今保靖)、古丈、永順、龍山就有茶事活動。里耶秦簡遺址出土陶土器皿與古丈河西白鶴灣戰國古墓群出土茶壺、茶杯、茶灶鍋(冥器)、茶井(冥器)等文物相似相關,格外引人注目。秦人習慣喜歡喝濃茶,除了與秦人剛烈性格有關外,還與當時生產生活條件相宜,秦人將裝有茶葉的茶缸,放在茶爐灶上煎煮,直到熬成紅豆湯。

  漢魏六朝時代,古丈已是重要產茶區?!锻┚伤庝洝酚涊d,東漢“酉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巴東別有真香茗,煎飲,令人不眠”?!皷|漢時代的永順以南(酉陽),似列入全國產茶地之一”。漢代酉陽即今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一帶,縣治所在地即今王村(芙蓉鎮),可見漢代包括古丈在內的酉陽境內已盛產“好茗香茗”。西晉《荊州土地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據考證西晉七縣,即懷化、湘西州、常德、邵陽等所轄25個縣市。東晉裴淵《坤元錄》:“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樹”。無射山位于當今古丈、沅陵、瀘溪交界處。唐朝茶圣陸羽編寫《茶經》又引用此段文字。唐代杜佑《通典》載:唐玄宗天 寶年間靈溪郡貢茶芽二百斤。靈溪郡治今永順、龍山、古丈、保靖一帶?!稉貓D》:“臨遂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薄逗厦琛罚骸肮耪稍谟理樦?,其時隸屬永順,因此古丈植茶的起始,自然就在東漢了”。

  西漢時期,湖南種茶制茶頗具規模,包括湘西在內的武陵蠻夷、潭州(湘潭)、株洲茶陵(西漢稱荼陵)等地已產茶。長沙馬王堆西漢1號、3號墓出土隨葬物品中出現裝茶葉木箱和有關茶的記載,“木膏一笥”或“木膏笥”簡文和木牌出現4起?!澳靖唷本褪恰稜栄拧飞瞎挪枳帧皹枴钡漠愺w字或楚文字。所謂“木膏一笥”或“木膏笥”,意指“苦茶一箱”或“苦茶箱”。墓主為西漢貴族,足見西漢時期權貴上流社會已盛行飲茶習慣。馬王堆漢墓裝的茶說不定還是五溪古丈等地朝貢之茶。

  唐代杜佑《通典》:“永順、龍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队理樋h志》:“唐代溪州,以茅茶入貢,其為地方生產可知”。古丈會溪坪,溪州故治,不言而喻,古丈茶葉唐代即為朝廷貢品。中國茶葉學會原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在《湖南茶葉史話》:“據說永順縣東南120里,源出高望山,唐末楚王馬希范建銅柱的所在,一名叫茶溪?!恫杞洝匪覆柘蛘咧复恕??!端问贰罚骸八挝鯇幘拍?1076年)彭師晏降宋,詔修筑下溪州城,并置寨茶灘南岸,賜新城名會溪,新寨名黔安”。上述無射山、高望山就是古丈縣高望界,茶溪即酉水支流麻溪。如今會溪坪一帶冠以茶字地名不計其數,比如,茶坪、茶葉坡、茶山、茶園寨等。

  土司高度重視種茶制茶。茶園寨,當年土司采制貢茶地方,至今茶園寨還有古茶樹王,酉水河邊曾有一個叫“茶灘”(出自《宋史蠻夷傳》)地方(今處于鳳灘水庫水下),推測買賣交易茶葉市場。如果沒有經歷鳳灘水庫和“大煉鋼鐵”,土司故城會溪坪作為茶文化遺產遺址具有重要意義,會溪坪一帶滿山遍野古茶樹群將是珍稀自然種質資源寶庫。

  溪州銅柱見證古丈茶歷史。五代時,藩鎮割據,黃金水道、茶馬古道、川湘鹽道上的酉水流域古丈、保靖、永順,茶葉品質優良,深受商賈過客青睞,通過他們不斷把溪州古丈、保靖等地茶葉向外流通,很快朝廷知曉,朝廷皇宮納為貢品,百喝不厭,成為貢品中的“佼佼者”,連年對貢茶加碼。自唐朝德宗貞元9年正月(公元793年)開征茶葉稅,稅賦日益加重,但產量有限供不應求,溪州刺史和當地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溪州銅柱銘文稱“侵暴辰澧”,與楚王矛盾不斷加深,溪州刺史彭士愁對苛捐雜稅征繳抵觸情緒加重,楚王馬希范就此與彭士愁矛盾積怨不斷升級,于公元939年9月雙方撕破臉皮在古丈會溪坪上演了“溪州之戰”?!杜f五代史·列傳》:“湖南馬希范與錢(人名)有舊,奏朝廷請命錢為使,允之。錢密采蜀之奇貨往售,又獲十余萬之歸”。最后雙方立銅柱締結溪州之約,開啟湘西土司制度先河,免去茶葉等稅課賦租,溪州古丈、保靖等地茶葉不再向朝廷交納茶葉稅,改向朝廷進貢茶葉。

  茶葉,茶馬古道上硬通貨,以茶換馬傳統自古延續到近代,拿茶葉可換能用金錢買賣的物品。溪州古丈、保靖茶曾經在茶馬古道、黃金水道及湘川鹽道上創下“一兩黃金一兩茶”紀錄。

  “酉水號子”再現數千年種茶飲茶史。千年不變史詩“酉水號子”把與茶有關茶人茶事及地名納入號詞傳承流傳至今。比如,酉水女號子中的采茶歌:“二月采茶茶發芽,姊妹雙雙掐社茶。左手掐得四兩,右手掐得四兩八。三月采茶是清明,姊妹園中繡手巾。兩邊繡的茶花朵,當中繡的采茶人”。不僅古丈地名多茶字,龍山、保靖地名中也如此,龍山洗車河“茶園灘名,即茶園壩”,保靖茶寨“過了白溪關,就到了茶寨”,“過茶寨,跳嫁婆,跳來跳去無著落”。

  酉水流域土家族過年習俗,大年正月初一,家家戶戶“擺船貨”,其中就有給祖先“扽茶”祭祀,正月十四過“尾巴年”,還要給祖先“扽茶”焚香燒紙。

  古丈茶近代聲名鵲起,楊占鰲記頭功。

  楊占鰲土生土長古陽鎮人,又名楊煥煜,小名楊二同,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自幼家貧,22歲(1854)從軍加入湘軍水師楊岳斌部,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清王朝賞賜花翎。同治四年(1865)冬,仼甘肅提督,次年烏魯木齊招撫回民義軍,平定西北邊陲之亂,清王朝再賞黃馬褂,賜正一品。同治十三年(1874)42歲辭官還鄉。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召見,遂賜萬兩銀。甘肅仼職時注意到西北茶葉消費及茶馬互市十分活躍,還與茶商建立廣泛聯系。

  回到家鄉邊置田建府邊教育引導子女種茶制茶賣茶,較短時間里,子女們種茶賣茶就嘗到甜頭,收獲頗豐,全家一門心思開始專心致志種茶,做起茶葉生意,子女都成茶葉世家,沒有一個想去衙門謀求一官半職。

  1906年,三子楊圭珽從西湖引進西湖龍井茶種,在汪家坪(今縣煙草公司)建茶園,取名“綠香園”。五子楊琢臣在半坡(今文廟坡)和青云山(今二龍庵)建茶園,專請省府要員彭施滌作《茶序》,取名“青山銀峰茶”(又名白毛尖茶)。這樣一來,古丈茶葉種質資源增添了西湖龍井茶基因。

  1929年楊家四小姐,曾秘制一批古丈茶送給時任縣長胡錦心品飲,縣長胡錦心很看好。于是征購一批綠香園茶,再從征購的清明白毛尖茶中,用銀夾子按一樣粗細、長短、翠綠頭等好茶標準,一根根精挑細選,然后將此送給湘西屯邊使陳渠珍。湘西王陳渠珍品鑒后,派田鳳丹專程送往南京政府舉辦的西湖博覽會參展,獲優質獎,隨后又將茶樣寄往法國參加博覽會,獲國際名茶獎。一時間街巷里坊以喝古丈茶為尚,“飲者以美味相傳,推為茶類之冠”。陳渠珍大喜,遂下令古丈乃至湘西大面積種茶。古丈掀起一波種茶熱,縣城附近山坡開墾了許多茶園。陳渠珍在鳳凰木江坪團上駐軍地也建起茶園,如今猶存。這時,古丈又涌現三家較有名氣茶園,即許介眉“正味茶園”、劉紫珊“龍潭茶莊”、伍國清“青云茶社”。同行競秀,均負盛名?!罢恫鑸@”毛尖茶被陳渠珍稱贊“清香撲鼻,異人傳法”,“龍潭茶莊”茶葉得到省內外知名人士廣泛認同,獲得“一吸神清心爽”美譽。

  當時茶葉隨著名氣擴大價格水漲船高:“現茶之貴者斤三千文,廉者亦三四百文,三四百文已可供清談之助,他日茶品之盛于此兆矣”。

  傳教士陳心傳不能忘,古丈茶史記錄者。

  陳心傳(1893—1971),清光緒十九年(1893)出生于武岡州城(今縣城)。1929 年,經教會介紹到中華基督教湖南沅陵教區當傳教士,1931 年被派往苗族山寨乾城縣良章鄉(今馬頸坳鎮)小教堂傳福音。經常深入苗家山寨乾城、古丈、保靖一帶傳教,與古丈茶結緣,沉迷于優質毛尖茶香,不知不覺被其茶文化所信服,并將對其所見所聞所思記錄在所著《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增補“古丈茶”中。

  全文輯錄清末古丈“正味茶園”《茶封廣告》:“古丈茶,味微苦而甘,性微寒。因其制造出自天然,故能入五臟,大去浮熱。又能明目清心,生津止渴,消食下氣,和胃醒脾,除內煩,安心神,去痰火,醒昏睡,善解酒食、油膩、燒灸諸毒。更治偶然痰厥氣沖、頭痛如破,如服藥味不效者,煮此茶恣意頻飲,吐出膽汁即愈若以蓄儲令陳,同生姜等分濃煎”。且對《茶封廣告》作點評:“古丈茶,出古丈附城數里之四周,乃近三十年來之名產。其茶,碧綠雀舌,味濃耐泡,清香可口。既能消食解膩,又可療疾安神。尤谷雨前采品。每于飲后,必覺余味澤澤,口齒甘涼,是誠吾湘他茶之所望塵莫及者。聞其茶種,原系來自界亭,然以種以斯土,竟駕乎界亭所產而上之。正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者也。今究其茶種,移此變美之原因,實為其土壤及制法之較他處有所殊異者……”。

  其中,還有古丈采茶曲四首,其一,“青云山下采茶坡,訪景游人聽唱歌。知是培根林葉美,新芽摘比去年多?!逼涠?,“界亭種子植東坡,墾地培林產利多。今日開荒人不少。千家園里唱茶歌?!逼淙?,“登山遙望碧云天,男女提筐兩岸前。雨后興歌桃水漲,武陵風景自春研?!逼渌?,“靈草春來裊翠煙,欣然高唱入云邊。采茶男女知多少,一曲清風眾欲仙?!标愋膫鬏嬩洝肮耪刹刹枨?,描繪著當年一幅幅自然美妙的新春采茶圖,正如宋祖英演唱的《古丈茶歌》意境。

  古丈毛尖,天生天成。

  武陵山區土壤普遍富硒,湘西地處武陵山腹地,古丈毛尖、保靖黃金茶均為富硒茶。劉仲華院士稱古丈毛尖為“湖南十大名茶”、“世界生態茶”、“綠茶珍品”。根據多年研究發現,古丈茶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豐富,高達24種,磷、鉀含量最高,鈣、鎂、鐵、錳、鋁次之,銅、鋅、鈉、硒、氟為微量元素。其有機養分含量合理,滋味醇爽,回味生津,醒目提神,神清氣爽,其中茶多酚、兒茶素及水浸出物含量位居綠茶之首,高品質之所在。據連續10年(1978一1988年)古丈毛尖主要生化成分統計:茶多酚25.5—28.78g%,水浸出物39.14—43.95g%,氨基酸總量258—346mg%,兒茶素總量163.6—184.5mg%,咖啡堿4.96—5.79g%。古丈小葉群體茶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含量普遍較其他良種高。從本土特有小葉古茶樹采制的古丈毛尖,茶葉極品中的極品,古愨古新,滋味甘醇,回味厚重,色澤翠綠,條索緊細,如從遠古穿越而來,別有一番茶香茶味,品味古樹茶猶如品讀“秦簡牘”。湖南農業大學曾對古丈毛尖、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等13種名優綠茶進行生化分析,古丈毛尖的茶多酚含量占比25.69%,居13個品牌之首,水浸出物達40%以上為最高,兒茶素占比13.229%,排第二,咖啡堿4.96-5.96%,氨基酸3.14-4.1%。湖南省茶科所也曾對古丈毛尖進行生物分析,茶多酚含量高達27.5%。

  陳宗懋院士:“茶不是藥,但飲茶可以預防和減輕許多人體疾病,可以作為生體調節劑增強體質,提高抗病性”。

  古丈毛尖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利尿、提神、降血壓、降血糖、防齲、殺菌、抗病毒、抗腫瘤、抗突變等功效,主要得益于茶葉富含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葉綠素等多種有機生化成分。茶多酚,黃烷醇、黃酮類、酚酸等多酚類化合物總稱,其中兒茶素約占茶多酚總量60%以上。茶多酚既為茶葉品質成分,又是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強氧化劑功能,能有效消除自由基對人體健康影響。

  新中國古茶逢春,如魚得水。

  建國初期,古丈毛尖作為創匯商品,走出國門規模出口。1950年遠銷前蘇聯及東歐各國。1957年參加聯幫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再獲獎,亨有盛譽。1980年以每斤高達78美元價格行銷香港市場。1982年湖南在南岳舉辦評茶會,評出16個名茶,古丈毛尖、青云銀鋒、獅口銀芽3個金榜題名。1982年在長沙舉辦全國名茶評選會上,古丈毛尖進入全國30種名茶之列。1988年古丈毛尖獲中國首屆博覽會金獎,當年出口150噸,綠茶出口量居湖南之首,全國第二。從此古丈毛尖以“白毫顯露、條索緊細、香高持久、滋味醇爽”品質蜚聲海內外,暢銷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市場。1990年倫敦市場價達140美元/千克。

  古丈毛尖金獎銀獎、國家獎國際獎頻頻得手,綠茶紅茶花茶保健茶無一例外,一代又一代茶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古丈茶葉發展保持加速度。古丈毛尖2021年榮獲湖南茶葉鄉村振興“十大領跑品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中華文化名茶”、“世界綠茶評比最高金獎”、“世界茶業博覽會金獎”、“米蘭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中綠杯特金獎”、“區域特色美麗茶鄉”等殊譽。歷史上古丈茶與當今古丈毛尖不能同日而語,今天的古丈毛尖早已刷新《古丈坪廳志》記載:“古丈坪廳之茶,種山者少,皆人家園圃所產,及以園當業者所有。清明谷雨前采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勝,夫蓋亭之品,近在百余里內,若無澀味,則古廳之獨勝也”

  消費者認同喜歡,最大動力,茶葉賣得出,最大成功,消費,最好的傳承,買賣,最好的保護。目前全縣綠色生態茶園達19.5萬畝,其中綠色有機茶面積4.8萬畝,2021年全縣茶葉總產量達11.38萬噸,實現產值14.32億元。

  如今茶鄉正在加快“茶園景區化,茶旅一體化”建設,種茶育茶采茶制茶賣茶品茶一條龍產業鏈不斷強鏈補鏈延長鏈,茶園茶山茶廠茶莊茶店茶樓茶街茶城遍地開花,綠茶紅茶黑茶青黃茶白茶爭相斗艷,產品品質品牌標準創新突破,有機生態、綠色無污染全覆蓋智能化監管,良種群體古茶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并舉。古丈毛尖產業鏈規模、產品品質、品牌效益、科技創新、茶文化、市場占有率等在茶葉界顯示度不斷提升。

  茶鄉山寨,茶園茶山,夢幻畫廊畫卷,空中花園樂園。

  不得不佩服古丈人藝術天賦,把茶當筆,山水林田寨為布,見縫插針,把茶園畫滿鄉村山水空間,山上山下,房前屋后,水邊林中,村寨四周,滿滿綠色世界,茶葉天地,清清的山水茶畫卷,成行成線茶園似畫。一處處隨山勢起伏梯田式茶山,猶如一道道靚麗山水風景線,無不彰顯和諧美、自然生態美、人文曲線美。

  古丈全域就是一個茶葉大觀園。茶是主色調,茶無處不在,山頂有茶,山腰有茶,山腳有茶,田中有茶,茶在林中,林在茶中,茶園中有果樹,森林下有茶園,茶在寨中。煙雨茶園,茶山云海,茶在云中,霧漫茶園,冰雪茶園,夢幻仙境。行走在綠色茶園茶山,可享一場極具空間景觀視覺沖擊、飽眼??诟P母5氖⒀?,吸引眼球、扣人心弦,魅力活力四射。

  古丈毛尖,和保靖黃金茶、普洱茶一樣,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文化遺產,能喝的文物古董。

  名人名流對古丈茶贊不絕口,古人對酉溪茶葉頻頻點贊示好,地方諸侯視為“搖錢樹”,朝廷時常欽點貢品。歷史上因為古丈毛尖發生戰爭遠不止溪州之戰,直至溪州之戰才終結茶葉紛爭。

  古時因為產量和貢品,專種專制專供,皇親權貴專享,古丈毛尖難以與平民百姓有緣。當今已從神壇回歸民眾,擁有國內外越來越多消費者,人民百姓生活開門七件事,時常能找尋其蹤影。古丈茶香不僅飄進千家萬戶,還飄洋過海走向世界。

  走進茶鄉茶城,茶葉王國,古色古香。這片充滿希望的山水魅力四射,茶鄉各族群眾團結一心“靠茶吃茶”,讓古丈毛尖成為“脫貧茶”、“致富茶”。隨處可見采茶、培管茶、收購茶、制作茶、買賣茶、品茶喝茶、談茶說茶的人影,道地茶世界。茶人茶農,茶藝茶文化,茶樓茶吧,茶園茶廠,茶店茶市,如雨后春筍落戶茶鄉,茶葉成為鄉村振興宜居宜業宜養宜游首選,古丈茶歌越唱越響,幸福美麗新茶鄉高歌前行。

  (作者單位:湘西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