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內容
那丘 山那邊河那邊美麗村寨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22日 09:10
中新網湖南 高文化
2022年06月22日 09:10

  那丘有一種魔力,凡是到過的,時不時迸出那丘念想,讓人耿耿于懷,總是念茲在茲。其地理空間格局今非昔比,與王村背靠背,翻過山就是芙蓉鎮,村寨西邊山腳下就是猛洞河,高速公路穿村南部而過,乘車十幾分鐘就到高鐵站。最稀罕的是別樣自然生態人文榮耀標簽標識:土家族聚居傳統村落、鄉村振興重點村、國家猛洞河風景名勝區區中村、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園中村。其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鄉土風情、神話傳說言近旨遠、引人入勝。

  資源景觀旅游科普價值和意義非凡。紅色地質遺跡呈點狀和帶狀沿山頭山脊分布,和花垣雅酉紅色巖石地層一樣,水平產狀層理及垂直裂隙裂縫發育,呈城堡狀、巖墻狀、柱狀、飛來石狀、漏斗狀,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景觀,大自然鬼斧神工饋贈給那丘的杰作遺產,與酉水對岸古丈紅石林同屬距今4.8-4.4億年奧陶系下統大灣組含鐵質泥質灰巖地層,同屬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紅石林景區。比如,巖娘堡就是其中一處紅石地質遺跡,城堡狀紅色泥質灰巖景觀,堡頂有一狀如“飛來石”巨石,人站在上面可以搖動晃動石頭,當地人又稱之為“月老石”。當地傳說,只要青年男女攀上巖娘堡撫摸飛來石許下愿,就會相親相愛、永結同心、百年好合。如今成為當地及周邊現代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山盟海誓的首選地。巖娘堡還保存著巖娘廟遺址,這里曾經香火旺盛,周邊那家孩子多病多災,只要到巖娘堡來許個愿,給孩子取一個帶“石”小名,結果病除災消。森林植被覆蓋率高,生態林和原始森林共存,天然氧吧。村里大面積出露距今5.4—4.8億年寒武系巨厚層石灰巖,南方喀斯特巖溶地貌,境內地表懸崖、陡峭、峽谷、天坑、落水洞、漏斗發育,地下溶洞陰河發育,并與猛洞河水系相聯,諸如,猛洞河景區天鵝宮、仙人洞、小龍洞。猛洞河景區6處知名景點中4處在那丘,其中猴兒跳景點地處猛洞河峽谷,山澗飛瀑直下三千尺,氣勢如虹,云霧常串門,宛若水墨畫,兩岸峽谷懸崖峭壁就是一幅幅山水畫廊,山水林雨霧陽光變幻無常的水墨丹青“醉美”畫卷,雨季煙雨蒙蒙,充滿著詩情畫意,春天山花爛漫、芬芳馥郁、負氧離子富集,秋冬季滿山遍野多彩秋葉、野果飄香。特別是兩岸原始森林“主人”中有一個大的野獼猴家族,數百只野生獼猴在此安營扎寨,繁衍生息,猴兒跳就是牠們的王國、家園、樂園。猴兒跳能彰顯唐代詩人李白在長江白帝城的意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薄昂铩迸c“侯”同音,侯又象征官祿,猴子在土家文化里屬于吉祥文化,猴子被視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征,湘西百姓對猴子充滿喜愛和善意,在獼兒跳與野生獼猴群來個約會乃家常便飯,別有一番回歸自然的情趣。猛洞河峽谷奇險峻拔的絕壁深澗,茂密蔥郁的原始森林,秀麗柔靜的溪流飛瀑,飛檐走壁的野獼猴群,美不勝收。隨著高速公路開通,那丘猛洞河大橋和那丘隧道工程設計建設規模和技術難度刷新了國內外高速公路建設新紀錄,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那丘隧道大型廊道廳堂式溶洞發育規模居全省第一。那丘猛洞河大橋已被列入世界最高橋梁名錄,為湖南省同類型跨度最大鋼管拱橋,大橋橫跨猛洞河峽谷,橋面與猛洞河水面落差與吉首矮寨特大橋不相上下,橋下鋼管拱形橋梁設計建設有上下行走階梯,行走在拱形橋梁人行階梯上充滿驚險刺激,可觀賞猛洞河峽谷美景奇觀。

  那丘,文化多元疊加融合。這里是一片紅色土地、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是本色底藴。88年前,1934年10月賀龍、仼弼時率領紅二、六軍團發動湘西攻勢,有力配合了中央紅軍長征,粉碎了國民黨軍隊80多個團的大規?!皣恕?,創建和發展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王村(芙蓉鎮)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重點區域,紅二、六軍團部隊駐地之一,在此招收補充過紅軍戰士,還建立了紅軍醫院。王村(芙蓉鎮)“紅軍醫院”,一直到上世紀末,仍在正常運行,履行救死扶傷職責,如今已作為紅色革命文物。這座“紅軍醫院”見證了紅軍與湘西蘇區人民用血肉之軀譜寫的密切聯系群眾、堅守初心使命、絕不畏懼、絕不退縮、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拋頭顱、灑熱血、永不言敗的革命歷史。賀龍、任弼時時常深入王村村寨組織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指揮打仗作戰。1934年10月發動湘西攻勢時,仼弼時率領紅二軍團西征中,曾駐扎那丘老寨組休整,紅軍愛護群眾、幫助群眾掃地擔水、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給那丘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丘老一輩念念不忘,并一代又一代囑咐感恩。至今在芙蓉鎮一帶,還在流傳根據地蘇區革命紅歌《門前掛盞燈》:“睡到半夜過,門口在過兵;不要茶水喝,又不喊百姓;媳婦快起來,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軍……”。

  那丘,典型土家族聚居地。土家族人口占比95%以上,50歲以上村民都能講土家族語言,土家族原生態文化及土家族人文生態環境濃烈。攔門酒、擺手舞、三棒鼓、陽戲、茅古斯、過趕年、土家山歌等傳統遠古遺風傳承至今。13個自然寨寨名及相關地名都是土家語。諸如,那丘、卡木枯、指幾枯、田家枯、巖娘堡、澤雜、阿弄、土州、讓包、他洞、麥特、東古、兩岔河等,根據吉首大學陳廷亮介紹,其土家語意:“那丘”為“路邊美麗村寨”,“卡木枯”為“樹木多的山嶺”,“指幾枯”為“野豬多的山嶺”,“老寨”為“建寨較早”,“澤雜”為“洗澡的地方”,“阿弄”為“巖石多的地方”,“田家枯”為“田姓人住的山嶺”,“土州”為“土家族居住在河邊”,“讓包”為“放水牛的山坡”,“兩岔河”為“境內有兩條河匯合”,“他洞”,原名“他業洞”,為“寨后有一洞”,“麥特”為“地勢高,比天那么大”,“東古”為“地方很小”?!皷|嘎”為“山洞、窟窿”,“弄古”為“團魚”。土家族民居建筑風格元素保存完整,全村433戶,保存完好土家傳統木屋及吊腳樓達286棟,其中那丘中心寨有2棟明清時期古木屋建筑,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即向敏思將軍舊居(向家大屋)和向氏四合院,建筑布局講究風水,透光透水,功能齊全,三進四合,天井柏然,氣勢恢宏,門窗雕龍畫風,栩栩如生,工藝精堪,將土家族農耕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西游記》等元素躍然上門窗,再現了土家族能工巧匠的精堪技藝,鄉村民居為數不多的土家族文化“活化石”、遠古記憶及地標文物。土改農村合作社時代,向家大屋曾有十多戶農戶人家居住,黨中央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后,居住大屋村民相繼通過異地搬遷扶貧遷出。

  “那丘”、“臘而洞”可能是“臘惹洞”別稱。根據有關專家推測那丘可能是臘惹洞長官司治所所在地?!队理樞克局尽ぞ矶份d臘惹洞為“古諸蠻夷地,秦屬黔中”,民國《永順縣志》載“ 臘惹洞長官司,元屬思州軍民安撫司,隸湖廣行省,明曰臘惹洞。洪武二年改屬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清初仍稱臘惹洞,隸屬同。改土后為永順獻地。民國如故?!备鶕駠队理樋h志》等史料分析,臘惹洞長官司為向姓,其初任者向孛燦元時為洞民總管,洪武三年內附時其子向士貴升任長官司,成為永順宣慰使司下轄的六長官司之一。從元代向孛燦到清雍正五年隨宣慰使納土向中和,世襲12代14人。臘惹洞長官司跟彭氏土司一直保持著良好關系,經?;ネɑ橐?。根據老司城紫金山墓地出土的部分墓志銘所載,第22代土司彭世麒的夫人清房向氏便為臘惹洞長官司長官向源之女,向氏為“清房夫人”。民國《永順縣志》亦記載:“清臘惹洞長官司向忠和墓一塚,在下榔溪保小龍村”。依照老司城土司墓葬分布規律推測:臘惹洞也處于小龍村或其周邊一帶。地理位置上符合老司城軍事戰略布局。即臘惹洞濱臨酉水,處于以老司城為中心“撮箕”狀地理形貌的開口處,與驢遲洞互為犄角,與古丈境內田家洞隔河呼應。那丘究竟是不是臘惹洞長官司治所,還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那丘,愛情圣地地標。這里有見證舊社會自由戀愛故事發生地他洞古宅,還有見證愛情神話傳說故事的千年古樹,更有現代愛情圣石——“月老石”。土司砍伐大批楠木進貢朝迋,并在猛洞河上將楠木捆扎成木排,擬通過放木排走酉水出洞庭湖進京,當時永順第21代土司彭顯英年芳14歲女兒也隨楠木排前往。不料天有不測風云,猛洞河突發洪水,楠木排在那丘段被沖毀,那丘一窮書生見狀一頭跳入洪水中將土司千金女兒救起,因連日洪水,土司女兒就在他業洞書生家住了下來,兩人在一起數日,土司公主對窮書生一見鐘情,在距今567年桂花樹下談情說愛,私定終身,永結同心,至死不渝,彭顯英土司得知后反對不同意這門親事,可土司女兒鐵了心非書生不嫁,就在書生家住下來先斬后奏當起了媳婦,生米煮成熟飯。最后,土司王見熬不過女兒,就認了這門事實婚姻,有情人終成眷屬,并在男方他洞按土司家族大戶人家建了三進四合院,還資助窮書生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在宣慰衙門謀了一份差事。后來得知他洞夏天蚊子多,土司又叫巫儺師到他業洞現場做法事,通過下咒在他業洞寨子周圍筑起了一道無形屏障驅訓蚊蟲。他洞寨蚊子不咬人傳奇故事至今還未破解,與其近鄰上下坎的寨子,蚊子多而且咬人,至今真實存在,一方神奇的夏天避暑驅蚊勝地。

  田家枯千年古楓、古松、古松柏樹群落流傳著一個關于楊四(楊泗)將軍與土家姑娘的愛情故事傳說。北宋時期,七歲神童楊四替天行道,與在長江流域興風作浪、作惡多端的天義龍斗法斗勇,最后將天義龍斬首,被封將軍。民間道教稱之水神,人民心中水利江河之神,神功蓋世,能為百姓遮風擋雨、常年在長江流域巡河,老百姓有求必應,疾惡如仇,斬龍除蛟,平定水患,鎮水驅瘟,深受長江流域百姓崇拜。清朝楊鳳輝《南皋筆記》:“世俗禮楊四將軍為江神,江之上下,舟人筏夫多崇拜之者”。一天來到酉水流域猛洞河戰惡龍平水患時受了重傷,被一位田姓土家姑娘救起帶到田家枯千年古楓香樹下,田姓姑娘就用古樹群落中松、柏樹等油脂和山上采來的中草藥為其療傷,不久治愈,楊四將軍對田姓姑娘舍己救人義舉感動,日久生情,又見土家姑娘勤勞善良、大方熱情、多才多藝、美麗多情迷戀,漸生愛意、墜入愛河、執手千年、喜結連理。千百年來,歲月已逝,山河依照,日月可鑒,田家枯千年古樹群落、土地水神廟、碑文模糊的石碑可以見證。

  那丘,抗日將領向敏思故里。生于1907年的土家漢子向敏思是從湘西永順那丘大山走出來的,一腔熱血投筆從戎報考參加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與林彪同班同宿舍。黃埔畢業后參加了東征北伐,任第9集團軍98師294旅588團上校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后,向敏思先后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轉戰衡桂地區,驍勇善戰,戰績突出成為抗日名將。戰后任第79軍76師226旅副旅長兼451團團長,1938年8月任第18軍14師42旅少將旅長。當時正值國共合作舉辦南岳游干班,培養游擊軍事人才,當年冬調其任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少將中隊長。1939年春學習結束后,第9戰區長官部任命為第1游擊挺進縱隊司令,6月任潭株警備司令部參謀長,1940年以來先后任第79軍98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師長、兼任樂山警備司令、副軍長,1948年任第110軍中將軍長,第二年升任第15兵團中將副司令官兼第110軍軍長。1949年12月是向敏思人生重大轉折點。他猛然醒悟:幾十年軍旅生涯,美其名稱國民革命軍,實際上除了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為國為民盡忠做了一些有益事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內斗,干一些殘害百姓等傷天害理之事,只有棄暗投明,向共產黨向人民靠攏才是人間正道。于是,他作出了最明智最重大棄暗投明選擇決定,12月24日率部在四川郫縣起義。1950年4月入華東軍政大學學習。1955年1月轉業定居山東濟南。同月當選山東省政協常委、任副秘書長。1960年5月以來先后任山東省畜牧廳副廳長、省農業廳副廳長、省農業局副局長、省政府參事室副主任。

  那丘鄉村振興新征程上有福氣。省煙草專賣局駐村幫扶猶如“強心針”、“加油站”,駐村工作隊帶著感情和責任,以村為家,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對標對表,聚焦短板弱項,堅持黨建引領,與全體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同心同向、真抓實干,強化產業振興發展,創新鄉村治理模式,突出環境治理,科學制定《那丘村五年振興規劃圖》,實行掛圖作戰,五個振興藍圖正在那丘有序繪就落地,煙葉和鄉村旅游二大支柱產業統籌推進,煙葉基地及產業路項目已開工建設,《那座山丘》振興歌曲已推向州內外,“兩果”(獼猴桃、油茶)、“兩菜”(酸菜、山野菜)、“一茶”(莓茶)、“一菌”(松茸菌)等土特產產品通過村電商平臺已上線入市銷售,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萬,美麗那丘、最美農家、廁所革命、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治理創建活動緊鑼密鼓、如火如荼,生態文明蔚然成風。千年古樹、土家山寨、原始森林、獼猴桃園、煙草基地等,再加上美麗動人的人文傳說故事渾然天成,與人山水石峰林相融相襯,如詩如畫,構成一幅撼人心魄的大地藝術,奏響一曲曲鄉村振興的田園詩歌,一幅和諧美麗畫卷在17.2平方公里的那丘大地徐徐展開。

  夏日里,那丘山林繁盛萬物長,郁郁蔥蔥,夏花絢麗,綻放靜美,溫柔熱烈,暖風微拂,芳香四溢,鳥語花香,蜂飛蝶舞,蜻蜓點水,沁人心脾,山水林田湖草都在放歌,老百姓臉上掛滿幸福笑容。走進綠意盎然、萬木崢嶸的土家山寨,身心放飛,與古樹、山石、野獼猴對話,與村民一起唱土家山歌逮湘西臘肉,跳擺手舞,追尋古人先人足跡,品味那丘人文歷史傳奇故事,分亨那丘百姓夢想和鄉村振興成果,展望現代化新那丘未來,所有情愫都會不知不覺陶醉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中。脫貧山寨正在發生深刻改變,“宜居、富裕、和諧的美麗那丘”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會)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午夜福利-夜色福利-午夜性福利-成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