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磁浮快線。楊華峰 攝
中新社長沙5月6日電 (付敬懿)中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浮商業(yè)運營示范項目、空鐵聯運的“超級樞紐”——長沙磁浮快線6日迎來試運營五周年,截至5月5日已安全運營1826天,累計開行262615列次,運營總里程487.08萬列公里,客流總量1625.76萬人次。
湖南磁浮交通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當日發(fā)布上述消息。全長18.55公里的長沙磁浮快線于2016年5月6日開通試運營,連接著京廣、滬昆高鐵交匯“金十字”交叉點的長沙火車南站與客流量排名中部前列的長沙黃花機場。
五年來,長沙磁浮快線設備設施質量技術持續(xù)優(yōu)化,上線列車自動駕駛系統(tǒng)(ATO列車),并先后五次調整運行圖,將行車間隔由最初24分30秒縮短至19點前11分40秒、19點后11分00秒。如遇特殊節(jié)假日,臨時調整高峰期行車間隔至9分20秒。
近年來,隨著磁浮城市航站樓系統(tǒng)投入使用、掃碼購票、過閘功能實現,長沙磁浮快線與機場、高鐵南站聯合打造的“空鐵地聯運”旅游產品,讓客運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乘客出行換乘更加方便快捷。
同時,湖南磁浮公司積極參與多項國家、省級重大科研專項,形成了較完整的磁浮系統(tǒng)成套集成經驗,并參與編制20余項中低速磁浮交通行業(yè)、地方及企業(yè)標準規(guī)范,其中《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設計標準》《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獲批成為湖南省工程建設推薦性地方標準,于2018年3月1日起在湖南實施。
2020年,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長沙磁浮快線跑出了每小時160.7公里的速度,標志著中國自主磁浮技術在中速領域的攻關取得重大成功,表明中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已完全具備工程化應用條件,下一步可以直接應用于中等距離的市域鐵路及城際鐵路項目。
今年1月,中國國內首套中低速磁浮定額編制啟動會在湖南召開,填補國內磁浮概預算定額空白,促進磁浮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同時,中國首個“磁浮+文化+旅游”模式的鳳凰磁浮文旅項目已進入鋪軌階段,湖南在中低速磁浮工程經濟領域已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