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新聞內容
“打工人”就地過年 中國讓留守老小“失陪”不缺愛
中國新聞網 傅煜 發(fā)布時間:2021年02月07日 19:11
中國新聞網 傅煜 2021年02月07日 19:11


志愿者上門為留守老人練剛送來愛心餐!↑S尹 攝

  (新春走基層)“打工人”就地過年 中國讓留守老小“失陪”不缺愛

  中新網長沙2月7日電(記者 傅煜)臨近春節(jié),8歲的湖南留守兒童何依桐(化名)心情幾經起伏:先是滿心歡喜倒數著與父母團聚的日子,后失望得知他們要在務工地浙江過年。這些天在學校的經歷,又讓她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何依桐是湖南張家界桑植縣芭茅溪小學學生!坝欣蠋熗瑢W陪在身邊,不會覺得孤單!毕肽罡改笗r,何依桐就會在老師朱春梅幫助下與媽媽視頻聊天,分享開心點滴。懂事的她還反復寬慰媽媽“別擔心自己”。

  芭茅溪小學共有219名學生,其中150人是留守兒童。“他們大多每年只能在春節(jié)期間與父母短暫相處。”朱春梅介紹,了解到一些學生家長要在外地過年后,她和另一名教師響應學校倡議,留校當起孩子們的“臨時父母”,帶他們做作業(yè)、玩游戲。

長沙民政職院學生周麗輝上門輔導留守兒童作業(yè)! ⒌ 攝

  “快來嘗嘗今天的菜怎么樣,都是按您口味做的。”臨近中午,前來送餐的社區(qū)志愿者又叩開了益陽南縣南洲鎮(zhèn)78歲留守老人練剛的家門。練剛的兒孫都在外地務工,平常和老母親留守家中。得知今年春節(jié)家人不能回鄉(xiāng)與練老團聚后,社區(qū)決定從1月29日到元宵節(jié),每天為其提供愛心送餐服務。

  常年在外打拼,不能侍奉老人、陪伴孩子,是中國眾多外出務工人員的“心病”。就地過年倡議下,留守在家的“一老一小”更成為“打工人”的現(xiàn)實關切,也是中國各級政府和多方的牽掛對象。在南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史晉看來,解決了外出務工者的這些后顧之憂,就地過年倡議才能更好落實落地。

  日前,民政部就下發(fā)《關于加強寒假春節(jié)期間父母就地過年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多舉措確保父母就地過年農村留守兒童被妥善照料。民政部養(yǎng)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此前公開表示,民政部門將與各方力量加強對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分類幫扶。

  記者檢索公開報道發(fā)現(xiàn),隨著各方力量的介入,守望相助美德正在中國各地層層傳遞:湖南常德為留守兒童送溫馨年禮,并開通“解憂信箱”對其進行情感關懷;黑龍江海倫市大學生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過年;安徽懷寧村干部組建鄉(xiāng)鄰互助小組,包戶負責留守老人衣食住行……

  “大后方”穩(wěn)固,前方才能安心。湖南省就業(yè)服務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湖南約有1000多萬名在外省務工人員,相較往年,返湘潮并未在這個勞務輸出大省出現(xiàn)。

  “抗‘疫’為我們提了個醒,加快建立關愛留守老人、兒童的長效機制勢在必行。”湖南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曹普華表示,就地過年倡議下,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用心用情溫暖留守老人、兒童的同時,建議以此為契機,通過加大基層投入,建設并完善“留守兒童、老人之家”等舉措,探索關愛該群體的長效機制。(完)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